“双减”政策落地,2021年金秋的开学季显得与众不同。
细心的人会发现,现在晚上小区里孩子们奔跑的身影、 天真无邪的笑声明显增多,家长们也拍手叫好:“太好了,不用看管熊孩子的作业了,也不用给孩子报辅导班了!”拍手之余心中却隐隐滋生着一份焦虑:“没有辅导班,孩子成绩跟不上怎么办”“没有了考试,回家又不用做作业,孩子的学业成绩能保证吗?”“作为家长,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放下对孩子学习的焦虑。
家长要接受自己面对教育改革的焦虑。同时,我们更要清楚地认识到国家这次“双减”政策的实质。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提到“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这里的“负担”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负担,这部分负担给学生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双减”是让教育回归正轨,让教育回归本真,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保驾护航,真正落实德人根本任务。所以,我们要感恩和敬佩国家能作出如此明智的决定,也要相信学校和老师能尊重关爱,以及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作为家长,更要密切配合这一教育改革,家校共育才能真正“减负”。
其次,给孩子在学习上的支持。
家长要注重孩子身体健康。做到三个好:吃好、睡好、玩好。吃好:现在上学时间推迟了,家长们可以每天为孩子做一顿营养早餐,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睡好:睡觉也是学习的一部分,脑科学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损害孩子的学习记忆与认知,让孩子“多睡一会儿”,学习更高效;玩好:高质量的玩,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多带孩子去户外运动,跟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在玩耍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玩耍、共读,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与父母产生连结,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最后,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双减”政策不仅给父母带来焦虑,也会给孩子带来不适应。比如:作业少了,双休日不用上补习班担心自己的成绩跟不上,时间不知如何安排等。父母学会倾听和共情,学会等待和示范,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与孩子一同化解难题,为孩子心灵减负增能。
相信未来,“双减”政策会让无数孩子受益,我们希望家长们能够放平心态,科学育儿,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学业轻松且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