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措施”捍卫“东莞蓝”!东莞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奋战80天行动

11月9日,“东莞蓝”继续刷屏朋友圈,其背后是东莞落实“组合拳”,以“硬措施”捍卫“东莞蓝”。

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奋战80天视频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后,东莞迅速召开2021年东莞市大气污染防治奋战80天动员部署会,动员全市上下全力做好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保障东莞市良好环境空气质量。全市各镇街(园区)积极响应,再动员再部署,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持续开展攻坚行动。

地毯式排查“散乱污”企业

“散乱污”企业规模小、布局散、工艺差、污染高,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大“风险点”。但东莞工业企业基数大,“散乱污”企业适应性强。

东莞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零容忍整治“散乱污”企业,对辖区内的“散乱污”企业开展全面彻底、不留死角的排查,摸清“散乱污”企业数量、位置、违法违规等情况,排查结果登记造册,实行一企一档,建立清单台账。近两年来,东莞对5万多家“散乱污”企业进行综合整治。为了防止反弹,东莞还建成“散乱污”企业预警监管系统,各镇街(园区)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

其中,高埗镇明确“时间表”“责任单”,推出“组合拳”,围绕“散乱污”企业,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建立“散乱污”易发村(社区)、工业园区、分租厂房清单并强化日常监管。常平生态环境分局还联合应急管理、各村(社区),开展一次拉网式“散乱污”排查整治行动,彻底摸清辖区内“散乱污”企业底数,逐一登记备案,建立工作清单,并实行销号管理。

大岭山镇生态环境分局在监察执法基础上,采取更强有力的举措整治“散乱污”企业,并借助科技力量为绿色发展扩容提质,利用“遥感”“航拍”等高科技手段,实施精准执法,提高执法效能。

镇街(园区)交接区域,聚焦“散乱污”开展交叉执法。大岭山、大朗、松山湖等镇街(园区)生态环境部门还制定联动交叉检查机制,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从速从严开展执法,合力解决与周边镇区毗邻区域“散乱污”企业违法排污等环境问题。对于可能存在“散乱污”企业的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和非工作日的突击检查等行动,更好更快找到并查处藏匿的“散乱污”企业。

聚焦VOCs企业开展专项行动

当前,臭氧污染已成影响东莞空气质量的首要因素,也是大气治理中的“顽疾”,而VOCs是臭氧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在治理中尤为关键。各镇街(园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突出精细化管理,加强监管和执法等力度,加快实施涉VOCs重点企业深度治理和分级管理工作,统筹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

11月2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市大气办、执法监督科、产业中心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到东城督导大气污染防治奋战80天工作落实情况。市大气科近期安排VOCs走航车对主山站点周边区域走航,加强对主山站点5公里外的VOCs企业管控。

各镇街(园区)针对VOCs治理的薄弱环节加强监管执法工作,强化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重点区域VOCs监管执法,加强对涉VOCs企业无组织排放、涉嫌在线监测数据造假、处理装置有旁路、废气收集效率差、废气直排、闲置废气治理设施等现象的执法检查。

督促VOCs企业加强对使用光氧化、光催化、低温等离子、一次性活性炭吸附、喷淋吸收等治理设施企业的监管,重点指导采用活性炭吸附设施企业,按要求及时足量更换废旧活性炭并做好固废处置;督促采用喷淋吸收治理技术的企业及时更换吸收液;对采用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光氧化等低效治理技术的企业,在臭氧污染天气应对期间,组织实施错峰生产。

其中,高埗持续开展涉VOCs企业“三个一轮次”专项行动,在11月底完成一轮次活性炭更换专项工作,完成一轮次油气密闭性专项检查行动。厚街强化涉VOCs企业整治,并从强化移动源监管、强化面源和重点区域监管、强化污染天气应对、落实保障措施等方面精准施策,全力确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硬指标、硬任务。

VOCs的另一大来源是柴油货车。10月20日,东莞举行听证会,拟扩大国Ⅲ排放标准柴油货车禁行区。目前,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尚未实现稳定达标,结合国家和省政策导向,我市在第一阶段限行的基础上,将限行区域扩大到各镇街(园区)中心区,镇街(园区)中心区是人口、生活生产活动较集聚的区域,因此减少该区域的污染排放对改善人居环境也会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盯紧建筑工地落实扬尘防控

秋冬季是露天焚烧、扬尘污染多发季节。东莞有上千家建筑工地,若不注意扬尘防控,就会推高PM2.5浓度。

各镇街(园区)建立重点监管企业、点位的清单,落实网格化监管巡查,将露天焚烧、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堆场码头扬尘污染消灭在萌芽状态。城管、农业、林业部门加强监督巡查,严格管控露天焚烧。住建部门组织全市加大工地扬尘防控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全面排查和督导检查,确保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城管、公安、交通部门对运输车辆“扬撒滴漏”未按规定路线行驶和超载等行为开展联合检查,加大对未落实污染防治措施运输单位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东莞成立市工地扬尘防控专班,深入全市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拆除工程(含在建房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轨道工程、交通工程、水务工程、供电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督促企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政治意识、担当意识,切实解决工地大气污染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11月4日,东城大气办就深入辖区在建工地,重点检查在建工地的场地硬化、土方覆盖、车辆冲洗、洒水设施、工地围挡等情况,督促建筑工地落实6个“百分百”扬尘防控措施,对泥头车进行深度清洗,防止泥土洒漏污染路面,并要求住建部门加强日常巡查,督促问题施工单位整改到位。

深入涉污企业进行普法帮扶

10月26日,松山湖城市建设局联合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奋战80天全年保平安”行动部署暨东莞松山湖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培训线上会议,督促建筑工地污染防治措施,推动建设工程责任主体进一步提升安全责任意识。10月27日,大岭山生态环境分局派出执法骨干力量组成“普法宣传服务队”,走进大岭山镇5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普法帮扶,从源头堵住涉污偷排漏洞。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奋战80天”行动以来,东莞市市生态环境局成立工作技术帮扶组开展抽查和帮扶,深入重点镇街(园区)涉VOCs企业综合治理,帮助各镇街(园区)建立完善企业日常监管机制,防止污染问题反弹。结合VOCs移动走航摸查情况,指导各镇街(园区)依法查处环境违法企业,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强化科技服务支撑,加强空气质量微站、VOCs子站、超级站、VOCs走航数据综合分析,对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控的污染形势、整治措施、应对成效进行研判、评估、指导,形成“目标-措施-执行-评估”闭环管理机制,实现上下联动,及时研究解决污染治理的实际难题,有效落实各项任务措施。

市生态环境、发改、工信、公安、住建、城管、交通、水务、市场监管等市各有关部门成立工作督导组,按照大气污染防治年度任务和本次行动任务分工,每周开展不少于1次督导检查。加强指导镇街以超常态力度、超常规措施,精准从实治理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污染排放突出问题,精细从严强化污染天气应急应对,最大限度提升减排控排效果,最大限度降低污染超标风险。各镇街对督导检查反馈的问题要逐一核实,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依规查处,建立问题清单,从严整改。

“环保工作人员能到企业现场普法宣传,我们十分欢迎,希望这样的上门服务越来越多!”松山湖、大岭山等镇街(园区)生态环境分局主动上门开展普法宣传服务,得到了企业负责人、环保主管及员工的欢迎与肯定。企业纷纷表示,上门帮扶服务有助于企业提高认识,主动落实污染防治措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80天奋战工作,营造更多的“东莞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