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经济数据点评:生产消费动能尚弱 地产下行压力增大

 2021 年10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3.5%,较上月高0.4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6.1%,较上月低1.2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4.9%,较上月高0.5 个百分点。

      投资、零售等内需依旧偏弱,地产供需两端大幅走弱。三季度资本形成对GDP数据拉动大幅回落至零附近,进入四季度后投资疲弱的迹象尚未出现改善,10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连续第二个月为负,且降幅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和基建地产延续前期强弱走势。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虽有回升,但考虑就业、疫情等情况,动力依旧不强。

      投资:其他投资少见的走弱值得关注。其他投资包括一产、二产扣除制造业部分以及三产扣除地产部分。结合9 月数据,近期二产中建筑业下滑较为显著;三产当月同比连续为负,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降幅较大。

      零售:商品零售回升或有价格因素影响。10 月社零回升主要受商品拉动,餐饮回落。分产品来看,商品中的石油制品分项拉动较多,应与涨价有关。

      地产下行压力增大,建造、销售两头收缩。建造全面走弱,继新开工、在建持续为负后,10 月竣工面积从1.02%降至-20.6%。销售面积也持续下滑,当月同比降至-21.7%。地产部门整体收缩其实符合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取向,“房主不炒”的大趋势下,地产产业链对经济的拉动可能进一步放缓。

      生产回升,但前期约束或未完全消散。分行业来看,10 月采矿业同比明显上行,或与保供稳价举措陆续出台相关。而制造业中的黑色、有色等行业增加值增速走弱,有地产基建较弱的因素,但也不能排除能耗双控的约束仍在。

      短期经济走弱背后是中长期经济转型的驱动。2021 年国内经济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复苏之后,3 季度受到供需多重因素的影响,开始明显回落(参考《从供需两侧看经济为什么走弱》),而这些因素在年内将持续影响经济走势。短期经济的走弱背后实际上有中长期经济转型的驱动。我们此前提过:2015 年之后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开始见顶,而随着对地产、传统基建投资依赖的进一步下降,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拜托投资驱动的模式。虽然中长期经济中枢下移,但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将优化。(参考2022 年年度策略《新“新常态”》)风险提示:疫情不确定性风险,能源价格上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