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2021粤港澳院士峰会专题活动之一,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对接会在举行。院士专家带来十大前沿技术成果,来莞找归属,促进创新成果进行产业对接。
本场活动由2021粤港澳院士峰会组委会主办,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广东院士联合会东莞中心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建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长周玉等专家领导出席。

十大先进创新成果齐亮相
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对接会是粤港澳院士峰会为院士专家搭建的科技创新成果宣传推介、资源对接平台,历年来累计超过100个院士专家团队成果在活动上进行项目发布路演,并与各大投资机构、产业园区进行对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学研交流合作。
本次成果对接会,前期共征集了133个项目,经过遴选,最终程时杰院士团队的《新一代高安全经济型锂电池储能系统》、杜如虚院士团队的《病从口看——基于口腔检查的人工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等十大先进创新项目成功进行了路演。
这十大先进成果涵盖新能源、大健康、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并有明确的产业化前景。现场,参会的企业、投融资机构等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中医看诊为什么要看口腔舌头?这里面大有学问!杜如虚院士团队带来的《病从口看——基于口腔检查的人工智能健康管理系统》项目,道出了口腔与人身体健康之间的大学问!
项目汇报人党晓兵介绍,该系统通过口影像响分析、唾液检测,依托AI算法,多维度解决了用户和医生的痛点,该系统帮助用户及时获得预警信息、及时通报医生,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和获得精准治疗。不断跟踪监测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减少了用户看病出行、精神压力和医疗费用,也有利于医生获得准确信息,提高行医效率。

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东莞落地开花
东莞制造业基础雄厚,今年以来,东莞着力打造现代先进产业体系,规划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力推产业迈向中高端。
徐建中院士接受采访时指出,东莞电子信息制造发达,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基础偏弱,而包括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在内的高端产业恰恰是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领。“发展高端制造业是东莞当务之急”。
该如何发展高端制造业?目前东莞构建了全链条的创新体系和生态,加强源头创新和技术创新,注重技术成果转化,也积极培育高端科技创新型企业。
同时,东莞也积极承接院士团队带来的先进创新成果。
院士峰会为东莞带来大批优秀的具有前沿技术的创新创业成果,促进与东莞企业、融资机构进行对接。此次创新成果对接会就征集到133个先进项目,10个项目进行了路演,与东莞相关的镇街园区、高新企业、产业园区、金融机构和研发机构进行来交流对接,为后续成果对接奠定了基础。
此次徐建中院士团队带来的《对转涡扇航空发动机》项目就集成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创新的增压技术,使发动机相比传统布局涡扇发动机推重提高30%以上。“我希望粤港大湾区能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加强能源动力工程领域的发展,加快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引领高端产业发展,呈现新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面貌。”
东莞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具有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全链条的创新生态,高效透明的行政服务以及优质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东莞更是把创新发展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以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总抓手,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建了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到企业培育全链条创新体系。
随着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建设,东莞科技创新从“地方队”跃升为“国家队”,东莞科技创新也日新月异。在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上,东莞全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2020年的3.54%,达到世界先进发达国家水平;在科技创新活力层面,今年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突破7400家,创新型企业达到3500家,各项创新指标居于前列。
东莞市科技局一级调研员沈海邑表示,东莞热烈欢迎院士专家携最新的创新成果来莞实现产业转化,希望创新团队能够充分利用东莞的优势条件,把握东莞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推动成果落地转化,实现成果在莞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