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就业3.0”①| 就业创业补贴多,能增尽增受众广

今年9月10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简称“东莞3.0版促进就业九条”),坚持“稳定和促进就业”总基调,坚持“ 扩大就业、保障用工”总目标,坚持“促进人与城市共同成长”总导向,从“稳岗位、育增长、促重点、强技能、优服务”五个方面,提出九条共27项72个政策措施。

几个月来,关于“东莞3.0版促进就业九条”你是否“吃透”了?如果没有,那也别慌,即日起,东莞日报联合市人社局,将陆续发布有关“东莞3.0版促进就业九条”一系列重点政策的视频、文图解读,敬请关注。

就业创业补贴多,能增尽增受众广

主要内容:

“东莞3.0版促进就业九条”从“稳岗位、育增长、促重点、强技能、优服务”五个方面,提出九条共27项72个政策措施,其中就业创业补贴类政策措施39个。

(一)稳岗位:减负稳岗留工并举。通过延长实施降费减负、稳岗返还等政策,稳定企业岗位;并通过加强用工预警、优化用工服务、加强用工引导等措施构建良好用工生态,提升就业植根性,助力企业用工。(具体见文件第一条)

(二)育增长:培育就业新增长点。通过发展经济、加大投资、稳定外贸、金融支持等措施持续扩大就业供给。通过创业培训、创业孵化服务、创业贷款贴息和创业补贴、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等全程支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同时,探索完善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提升灵活就业人员技能水平、加强社会保障等措施,拓展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灵活就业空间。(具体见文件第二、五、六条)

(三)促重点: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文件第三、四条)。通过提升就业技能、促进多渠道就业、推动扎根成长等全链条就业扶持,推动高校毕业生在莞职业成长。通过扩大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加强服务等措施,对困难群体实施精准帮扶。(具体见文件第三、四条)

(四)强技能:强化技能人才支撑(文件第七条)。通过推动“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东莞标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推广“镇街技谷”“东莞制造博览馆”活动等措施,全面塑造技能生态、升级“技能人才之都”。(具体见文件第七条)

(五)优服务:提升就业服务水平。通过持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打造“莞就业”微信小程序等数智化管理和服务平台等措施,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具体见文件第八、九条)

主要亮点

(一)能增尽增

1.新增项目(10个)。省要求增4个政策(职业技能鉴定评价补贴、创业实训项目补贴、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和诚信示范企业奖补、家政服务商业保险补贴);省鼓励增3个政策(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共享用工”就业创业服务补助、跨区域劳务输出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生活补助)。市自主增3个政策(创业孵化基地复评奖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奖补、“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建设奖补)。

2.调整条件(2个)。省要求调2个政策(高校毕业生基层岗位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2项调整申请条件)。

3.上调标准(7个)。市自主调7个政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见习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创业孵化服务补贴、创业贷款贴息、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就业失业监测补贴),包括就业见习补贴标准从最低工资标准的50%提高到80%、创业培训补贴标准从1200元提高到1500元,创业贴息贷款额度对带动5人以上就业的从30万提高到50万等。

(二)贯通链条

围绕劳动者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制定贯通职业成长全链条的政策措施。例如:

1.贯通毕业生就业扶持链条:毕业前后,给予补贴支持在校参加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支持来莞见习锻炼等。毕业后,通过基层岗位补贴、基层就业补贴、小微企业社保补贴等政策促进多渠道就业。稳定就业后,提供综合补贴、租房补贴、人才入户以及人才服务等配套公共服务。

2.贯通创业扶持链条:创业种子期,可通过各类创业培训补贴提升创业能力;创业孵化期,鼓励孵化服务平台提供服务并给予补贴;创业发展期,通过贷款贴息缓解资金压力,通过一次性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减轻成本,还可参加初创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培训提升经管能力。

(三)坚持创新

突出助力“共享用工”、优化用工生态、高校毕业生职业成长、灵活就业服务、“技能人才之都”升级、数智化管理服务平台打造等东莞特色新探索,打造民生建设的“东莞品质”。

1.构建品质用工生态。推进用工预警、用工诊断、用工服务、用工自律和用工效能机制建设,提高就业植根性、用工稳定性和产业成长性。

2.塑造技能生态。深化“技能人才之都”,推动“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意粤菜 品出东莞”“广东技工 技能生态”“南粤家政 品质莞家”东莞工作品牌,以“小切口”撬动就业“大变化”。

3.打造品质服务生态。优化线上服务(如“莞就业”平台、信息化小程序)、优化经办服务(如就业创业服务系统、失业动态跟踪和分析系统)、提升供需对接(如岗位储备数据库),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