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4亿元!向曾毓群学长致敬,更创下本科校友捐赠母校新纪录

12月3日晚,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宁波瑞庭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向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其持有的公司200万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09%,上述股票均为无限售流通股。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200万股市值13.74亿元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是上海交大船舶工程专业1985级校友。消息一出,上海交大校友圈沸腾了,纷纷赞叹:曾毓群学长太牛了

图为:上海交通大学‘C计划’走进校园系列活动,沈南鹏对话曾毓群现场图为:上海交通大学‘C计划’走进校园系列活动,沈南鹏对话曾毓群现场

  这一数额创下迄今为止中国高校接受的第三大捐赠记录,也是作为本科校友捐赠母校,目前国内金额最大的一笔。

  曾毓群学长本人非常低调,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生活也非常俭朴,从着装打扮上更像是一家工厂的厂长。据透露,曾学长原本并不想公开捐赠事宜,但是按照规定必须先上市公司公告方能完成后续事宜,所以才进行了公告。

  向曾学长致敬!

  1、校友反哺母校渐成趋势

  在《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名为‘善用社会捐赠为一流大学建设添翼’的文章中指出:积极吸纳社会捐款,多渠道筹措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校友反哺学校建设,已逐渐成为一种校友理念与文化。

  校友是大学最杰出的产品、最得意的佳作、最自豪的财富。从国际情况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依靠政府拨款、学生缴费、社会捐赠、社会服务等多种渠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校友捐赠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社会影响力、校友商业成就、毕业生满意度和校友工作成效的核心指标之一。

  随着科技大潮的汹涌澎湃,拥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的名校出身创业者,正成为创新创业大潮中主力军之一。IT桔子在对国内302家独角兽企业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创始人优秀的教育背景就像是一块“敲门砖”,让企业在对外融资与品牌传播方面占据优势。数据发现,无论是在独角兽的数量、估值上,上海交大系均排名中国大学第二位。

  如果说,在马化腾的感召下,出现了一批进军互联网界的精英;那么在曾毓群学长的带动下,一群理工科的博士、教授正批量进入工厂、实体经济。

  近年来,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总额、单笔捐赠金额、校友个人捐赠金额等最高纪录不断被刷新。据‘交大新上院’不完全统计,从数据来看,曾学长的这笔捐赠是作为本科校友捐赠母校,目前国内金额最大的一笔

  而从历史发展来看,过往捐款更多的是房地产企业,如万科、碧桂园、融创等,占据一半江山;而随着互联网大潮的兴起,互联网企业创始人开始回馈母校,拼多多创始团队向浙江大学捐款1亿美金,百度李彦宏及马东敏向北京大学捐款6.6亿元,腾讯四位创始人向母校深圳大学捐赠3.5亿元人民币,刘强东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3亿元,并携夫人章泽天向清华捐款2亿元,马云向母校杭州师范大学捐赠1亿元人民币,张一鸣向南开大学捐赠1亿元,雷军给自己的母校武汉大学捐款金额为1亿元差1元。

图为:曾毓群校董聘任仪式,右为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左为林忠钦校长,中为曾毓群校董图为:曾毓群校董聘任仪式,右为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左为林忠钦校长,中为曾毓群校董

  而在上海交大,类似曾毓群学长这样严谨务实、热心公益、重视教育、尊敬师长的学长还有不少,在他们身上深深凝聚着‘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优良品质。如上海交大校董、迈瑞医疗集团联合创始人、生物医学工程1980级校友成明和学长,上海交大校董、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应用数学系1985级试点班校友沈南鹏学长,上海交大校董、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986届校友杨元庆学长,上海交大校董、普联技术(TP-LINK)董事长、1992届校友赵建军学长,上海交大校董、风和投资创始合伙人、1985级工程力学系校友吴炯学长等。

  从校友捐资来看,最早是房地产,后来是互联网,现在是科创,从中看到的是时代的变迁。高校作为科技成果重要的基础和来源,越来越多像曾学长这样的科创企业领头人饮水思源反哺母校,在让人感动向他致敬之余,更能看到大学与校友间正在形成深耕科技创新,扎根基础研究的良好生态。

  ‘捐赠’的背后是‘认同’。

  2、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

  上海交大原党委书记马德秀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时有一句很著名的话:‘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交大百廿五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始终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民族振兴交相辉映的‘创业史’。而曾毓群学长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著的成就,连续四年蝉联世界动力电池装机量冠军,离不开他以科技挑战未来、科技改变世界的理想信念,更离不开他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责任与担当’。

  其实,曾毓群学长的乡土和母校情结非常强烈,他之所以在家乡——宁德成立宁德时代,就是想为家乡做点事,而不只是捐钱捐物,只有搞出一个产业,才能真正造福家乡。

  而对于上海交大,曾毓群学长对母校的感情也很深。在今年4月参加交大建校125周年活动上其回忆到,他很感谢母校的培养,交大自由的氛围让他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2020年,宁德时代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约共建联合研究中心。今年4月,曾毓群受聘担任上海交大校董,并捐资设立‘曾毓群教育基金’。

  2021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C计划’走进校园系列活动中,红杉中国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曾笑着问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讲到交大的合作,我去年看了一个新闻,宁德跟交大成立研发中心,产学研结合,你回到母校,具体要做哪些方向?’

  曾毓群学长的回答是:‘在智能制造上面,我们会很深入合作,因为说白了做电池的一开始都觉得不是那么难做的事,大家在实验室随便就能做一个电池出来。我们以前的制造大概6个西格玛,百万分之3.4的水平,我们现在要做到 1/10亿的水平。从6个西格玛变成了7.5个西格玛,我们有幸请到倪军老师,真的想办法能够把极限制造做出来。做电池易学难精,学是比较容易学习的,谁都会做,但是要做的真正好,确实不容易,因为他是一个苦活,累活,专注的活。

  随后,今年8月,宁德与上海交大合作成立未来技术学院,曾毓群受聘未来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未来技术学院首任院长倪军教授,同时担任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和工程制造及研发体系联席总裁职位。上海市人民政府更是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签订四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闵行布局建设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和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远期建成全球未来能源创新中心

  曾学长是全体交大人学习的楷模,在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院士在做题为《走出交大,就要勇担使命》的演讲中说道:

  我校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1989届校友曾毓群就是一位追求卓越的领跑者。曾毓群毕业后,在技术岗位刻苦钻研十年,历练了出色的专业能力,成长为公司最年轻的工程总监。随后,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力,先后两次创业,2011年在自己的家乡,成立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公司,致力于生产安全、高效、高性价比的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电池寿命、快速充电等方面不断攻克难题,取得重要突破,逐步成为行业的全球领头羊。谈到公司的创新使命,曾毓群说:‘在本行业中把工作做到世界第一,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如今,‘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早已成为交大人的精神内核,一批又一批交大莘莘学子从学校走出,成为各自领域中的领跑者、实干者、奋斗者。

  科创兴国,交大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