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松山湖建园20周年|松山湖推出系列人才政策:5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10000名

12月6日举行的松山湖“改革、创新、再出发”系列政策新闻发布会上,《松山湖高新区关于推动松山湖科学城人才优先发展打造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同步发布。

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快人才集聚,打造人才高地,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提供智力保障,松山湖出台“1+N”系列人才政策。

《实施意见》立足园区创新发展需求,围绕科学城建设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目标,推出系列人才政策。其中明确,从2021年起到2025年,5年计划引进市级及以上人才500名,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10000名。

该《实施意见》有哪些特点?

记者现场获悉,为进一步发挥用人单位的引才优势,鼓励用人单位走在引才第一线,《实施意见》结合用人单位特点及引才需求实际,给予个性化的引才支持和激励,提升用人单位人才吸引力。

除了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实施意见》还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强化了本地人才的培养。从支持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企业实训基地等方面加强对人才培养载体的建设。

为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激励优秀项目成长壮大并扎根松山湖,改变以往无偿给予财政资金扶持的模式,《实施意见》明确以投代补,通过设立天使基金,扶持引进符合松山湖主导产业方向的种子期、初创期人才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人才安居需求,松山湖将结合功能区“一园九镇”统筹发展格局,扩大人才房统筹供给方式和来源,灵活解决人才居住需求。

此外,《实施意见》还着力提升人才服务,优化人才生态。一方面从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入手,鼓励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人才引进、评价、服务,延伸政府人才工作和服务触角。另一方面,以松山湖人才港建设为抓手,打造人才服务的高品质、一站式窗口,并通过扩大优质公共资源供给,优化配套建设,打造健康的人才生态。

据了解,除《实施意见》外,目前《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新引进人才综合补贴管理规定》已印发,港澳人才政策已通过党工会会议审定,将于近期正式印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