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2东莞两会| 市人大代表阮美好:持续推进教育扩容提质

近两年来,东莞市教育“扩容提质”受到广泛关注。2020年3月6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机制 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实施意义》,并形成行动计划,统筹开展教育扩容提质和品质交通两项千日攻坚行动。根据计划,全市分类推动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自2020年3月11日全市召开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工作会议以来,各镇街园区迅速响应,为协同推进教育千日攻坚行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全市人民的认可。

“需要持续推进教育扩容提质。”1月9日,来自东城代表团的人大代表阮美好说出了她的心声。

代表人民就关心的教育问题提出建议

阮美好目前任东莞东城虎英小学校长,“这次代表人民来履职,作为人民教师,我应该就人民最关心的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并给出建议,这是我的职责。”她表示,立足“双万”新起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她期望持续推进教育扩容提质。

阮美好表示,经过几年的努力,东莞教育扩容提质有了很明显的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用地问题;新建学校经费制约问题;关于义务教育结构性失衡问题;国家教育政策新调整;各镇街(园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等。

“因此,是通过新建学校解决还是对原有学校进行扩改建?对原有学校是进行物理环境的扩改建还是学段结构性调整?都需要作进一步探讨。”阮美好说。

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可从“扩容提质”切入

立足“双万”新起点,对东莞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9月10日,东莞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提出到2025年将东莞打造成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名片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阮美好认为,可以从“扩容提质”切入。

她建议,一是持续推进公办教育扩容提质。一方面是扩容,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进度,确保新增学位达标。另一方面提质,持续擦亮东莞教育品牌。教育部门深化品牌学校培育、集团化办学和“品质课堂”建设;坚持五育并举,落实“双减”工作,推进公办学校课后服务优质提升;构建智慧体育、特色劳动教育等课程,打造中小学体育、劳动教育品牌,提升育人质效;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推进“莞邑良师”和师资培训工程,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培育力度,实施教育领军人才、教育家型教师、未来名校长、卓越教师等四个培训品牌项目,打造新时代高素质创新型师资队伍。

二是发挥原有学校扩改建费用少、成本低、易操作的优势,在推进扩改建工程的同时,加大原有学校学段结构性调整力度。在确保小学公办学位基本满足需要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学校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当增加初中公办学位。

三是引导民办学校规范优质发展。根据2021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加强对区域内义务教育的统筹,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或通过政府购买学位方式提供,进一步强化政府教育履职,可通过新建、扩改建、回收、购买等多项举措,稳步推进义务教育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