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2东莞两会| 东莞首次由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十件民生实事

1月13日,在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415名市人大代表投下各自郑重的一票。东莞首次由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的2022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尘埃落定。

经过票决,守护社会公共安全、筑牢弱势群体防线、改善都市人居环境、实施教育提质扩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交通拥堵治理、深化就业创业帮扶和住房保障、打造惠民服务响应型政府、共享多元公共文化生活、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这十个项目成功入选。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手中这张表决票一头连着人民一头连着政府,分量很重,让我们有更强烈的履职责任感和使命感。”刚刚投完票的市人大代表苏月珠道出了代表们的心声。

广泛征集民意,让群众“点单”。市府办督查一室负责同志说,在征集活动开始前,市政府持续加强与市人大办沟通,参与制定有关工作实施方案。征集期间,征集到全市各镇街(园区)、各部门提出的80余项备选项目;与媒体合作发布征集公告,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近400条,采纳具备实施性的共性意见建议20条纳入论证。与此同时,市人大结合“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发动市人大代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通过开展论证座谈会24场次,形成12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市人代会票决。

实行现场票决,让代表“定单”。为了让代表们更好地投下庄严一票,在民生实事项目的审议票决阶段,严格执行地方组织法、人代会议事规则的相关规定,规范工作程序,完善工作流程,确保代表充分审议。

“12个候选项目,件件关乎民生,我充分考虑项目的公益性、普惠性,从医疗卫生服务提升、交通拥堵治理等方面来选择。”市人大代表苏月珠说。

市人大代表张燕姝认为,东莞首次由人大代表票决十件民生实事,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的决心和力度,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转变,是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组织项目实施,让政府“买单”。票决出的十件民生实事,是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承诺,政府将全力以赴推进,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办好办实。据了解,东莞市财政过去五年共投入2000多亿元用于民生保障,支出比例每年均超七成。

“希望到年底的时候,我们票选的十大民生实事都能够全部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看到一份满意的答卷。”张燕姝说。

01

图片

 

02

图片

 

03

图片

 

04

图片

 

05

图片

 

06

图片

 

07

图片

 

08

图片

 

09

图片

 

10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