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东莞重大项目投资突破千亿,同比增长19.1%

产业兴则经济兴,项目强则经济强。高质量发展更是离不开重大项目提供的强大后劲。

近年来,承担着GDP破万亿的重要使命,东莞紧紧扭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一“牛鼻子”,围绕改机制、保要素、优审批、解难题打好推进“组合拳”,全力开展重大项目“双百”行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跑出了建设“加速度”。

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局获悉,2021年东莞完成重大项目投资1171.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7.1%,同比增长19.1%,重大项目年度投资首超千亿,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7.8个百分点。

据统计,2021年东莞共有190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规模达1080亿元;118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其中产业项目67个,预计新增年产值750亿元;东莞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2.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2.3%,进度位居全省前列。

以上成绩来之不易,站在“双万”新起点上,东莞将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一盘棋、一张表”统筹调度机制,保障项目资源要素需求,破解项目推进梗阻,提供高效优质审批服务,继续以高标准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重大项目年度投资首超千亿

2021年以来,新冠疫情的阴霾并没有拖慢东莞重大项目建设的脚步,全市重大项目掀起一轮又一轮你追我赶、竞相建设的热潮。

据统计,2021年东莞所有镇街(园区)全部完成重大项目投资任务,其中松山湖、滨海湾新区、虎门镇、塘厦镇完成投资超50亿元。在各方努力和配合协调下,全年全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171.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年度投资首超千亿。

这些重大产业项目,将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例如,三生制药松山湖生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将建成符合欧盟现行GMP标准的重组人促红素、二代重组人促红素、低分子肝素钙、单克隆抗体、璜达肝癸钠等产品的生产线,整体产能1亿支注射液/年。生益科技松山湖第一工厂第八期初步设计规模为年产封装载板用基板和类载板、高频高速覆铜板520万平方米及年产商片粘结片1050万米。菜鸟网络智能物流骨干网华南核心节点项目,将打造菜鸟网络跨境进出口全球服务中心、阿里巴巴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华南总部基地以及电商交易、仓储配送枢纽节点等,产生出引领东莞物流业、零售业转型升级的巨大示范效用。

这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夯实新土壤。莞番高速二期项目如期建成通车,完善东莞“一环六纵三横”主干线的第三横,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建设步伐。东江下游片区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建成通水,助力东莞市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中堂燃气热电联产项目成功点火,企石分布式能源、洪梅热电联产项目动工建设,深燃高埗电厂改扩建,华能东莞燃机二期以及华润大朗等一批发电项目加快筹建,使得东莞电力保障能力逐步增强。

而民生保障项目,则将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插上新翅膀。例如,海心沙环保热电厂三炉两机并网发电,实现全市新增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为解决大城市面临的固废处置难题探索了新路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一期、松山湖未来学校已动工建设,大湾区大学、理工科大学国际合作创新区正加快筹建,东莞加快探索产学研合作“升级版”。

▲松山湖科学城

重大项目建设投产按下“快进键”

走进位于滨海湾新区的OPPO数据中心工程项目现场,在一片绿网围蔽的建筑群中,一栋白色大楼格外惹人注目——这是OPPO数据中心项目最先完工的大楼。

作为稳坐东莞手机产业的两把“龙头”交椅,OPPO和vivo这对“蓝绿兄弟”都不约而同地重金“加码”在莞项目建设。

2021年初,总投资50亿元的vivo研发中心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约179.14亩,主要用于vivo手机及相关产品研发办公使用。

2021年12月24日,作为OPPO全球四大生产研发基地之一的滨海湾OPPO数据中心(首期项目)建成投产并试运行,意味着OPPO智能制造中心产业项目建设步入了新阶段——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超240亿元,每年贡献税收超12亿元。

以上这仅是东莞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和动工的缩影。据市发展改革局透露,2021年以来,东莞有190个重大项目实现了开工建设,总投资规模达1080亿元,其中,大族科技研发制造项目、高伟增资扩产项目、博力威锂电芯及储能电池研发生产总部等多个总投资30亿元以上的项目新开工建设。

而在重大项目投产方面,华为南方工厂二期、华为团泊洼8号地块工业项目一期、新太阳中汇瑞德电子产品生产项目、中堂燃气热电联产项目等118个项目实现建成投产,其中67个重大产业项目预计新增年产值750亿元。

▲建设中的OPPO智能制造中心

多管齐下牵好重大项目“牛鼻子”

“东莞政府干部队伍高效务实,营商环境一流,让每次企业办事都如沐春风,充满激情,是企业的领路人和知心伙伴。”联东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2021年9月,由联东集团作为投资主体的、投资总额达6亿元的联东U谷湾区数字科技智造中心项目落子水乡片区。据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从敲定前期有关投资事宜到开始动工中间仅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断刷新的“东莞速度”背后,是一整套全链条的优质“东莞服务”在支撑和保障。过去一年,东莞一直紧守“项目为王”理念,在健全项目管理机制、保障资源要素需求,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疏通项目难点堵点等方面精准着力,结合重大项目“双百”行动,牵好重大项目“牛鼻子”。

近年来,东莞每年统筹安排60%以上用地指标、90%以上用林指标、80%以上污染物排放指标等资源要素,充分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同时,搭建企银沟通桥梁,协调四大银行推出“政银双服”“工银湾区兴莞通”等特色产品,2020年初至2021年11月,共为358个重大项目累计授信1707.5亿元。以上这一系列的保要素措施营造了重大项目发展的良好“生态”。

在深化审批改革方面,东莞不遗余力,压缩的是项目落地周期耗时,创造的是东莞高效审批速度。通过开展“标准地”改革试点,推动能评、环评等十多类事项前置评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完成10宗土地“标准地”出让。通过创新推行并联审批,使得项目申报材料、办理时间缩减50%以上;实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完全告知承诺制,设计方案审查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实行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审批政策,让市重大项目享受事项报批“优先办理”待遇。2021年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从取得投资备案证到开工建设耗时比前三年平均值缩短2.3个月,提速16.3%。望牛墩博力威总部、麻涌平安信息科技制造中心、谢岗腾盛精密装备、横沥华闽增资扩产等14个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耗时不到半年。

为了精准疏通每个项目的堵点难点,东莞实行市领导挂钩督导重大项目机制,并由镇街(园区)及部门领导亲自跟进对接,在市民中心、镇街(园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供项目全流程免费代办、帮办、协办、导办,让每一个重大项目都享受到“保姆式”一对一服务,让企业如沐春风。位于常平镇的瀛通通讯(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项目在2021年9月正式动工,其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项目从策划到动工仅花费8个月时间。据记者了解,该项目作为市重大项目被纳入到“双百”行动项目任务清单,在市镇两级共同督办下,及时解决了购地手续、施工报建等具体问题,推动项目如期动工建设,让企业真真切切享受到快捷办理的“绿色通道”服务。

▲瀛通通讯(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项目效果图

【数说】

2021年东莞重大项目建设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2021年,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项目新开工数、项目建成投产数、全市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均创历年新高。

全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171.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7.1%,同比增长19.1%,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7.8个百分点;

通过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所有镇街(园区)均完成重大项目年度投资任务,全市下半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686.3亿元,比上半年多201.2亿元,增幅为41.5%

我市省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552.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2.3%,同比增长24.3%,进度在全省各市排名第二

大族科技研发制造项目、vivo研发中心、高伟增资扩产项目等190个项目新开工建设,比2020年多36个,总投资规模约1080亿元

华为南方工厂二期、新太阳中汇瑞德电子、长安宇瞳光学视频监控高清镜头研发生产等118个项目建成投产(比2020年多40个),其中产业项目67个,预计新增年产值约750亿元

2021年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从取得投资备案证到开工建设平均耗时11.8个月,比前三年平均值少2.3个月,缩短16.3%。望牛墩博力威总部、麻涌平安信息科技制造中心、谢岗腾盛精密装备等14个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耗时不到半年。

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常虎高速改扩建等5个项目列入国家保障用地需求的项目清单,可使用国家用地指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232亿元,排名全省第三(除深圳)。国家发改委下达拨付我市的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共85521万元,比2020年增长约71%,为我市历年之最。15个重大项目完成报省核销或争取国家用地指标,涉及用地1486.6亩。获省发展改革委安排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3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