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岗客家山歌进校园,非遗传承有“新”声!

凤岗客家山歌,始于元代,盛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从2006年开始,凤岗镇每年都开展“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原生态客家山歌文化,进一步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

▲客家山歌走进凤岗镇实验小学

“青竹莫把黄竹欺,嫩笋也有变黄时……”在凤岗镇实验小学课堂上,客家山歌老师刘桂芳向学生详细介绍客家山歌的历史,讲解山歌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客家山歌文化,激发对客家山歌的兴趣。《爷娘养育恩难忘》、《有志唔怕叠叠山》等一首首客家山歌名曲,从同学们口中唱出,有模有样,韵味十足。

▲客家山歌《爷娘养育恩难忘》

“我最喜欢的是客家山歌《猜猜猜》,一问一答,非常有趣,山歌老师先教会我们客家文化,带领我们很入情地去唱客家山歌。”凤岗镇实验小学学生赵昆锐开心地说。

▲学生们认真学唱客家山歌

记者了解到,“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已经连续举办17年,通过授课的形式,将客家山歌与校园文化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快乐教学中接纳客家山歌,更好地了解客家山歌的历史背景、演唱形式、创作源泉、歌唱内容。同时,通过增加社会实践,培养客家山歌“小苗子”。

“今年,我们计划教授一些凤岗原创的客家山歌表演,继续教他们没有学过的客家山歌种类,有机会的话,带他们到外面去参加表演。一直以来,我们围绕着‘传承’,让孩子们更多地接纳我们凤岗客家山歌,客家的本土文化。”凤岗客家山歌协会会长刘桂芳表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