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2 月PMI 为50.2,高于1 月的50.1.今年春节假期基本处在2 月第一周,一般来说,春节所在月份的PMI 环比都是回落的。历史上春节在1 月的年份,2 月PMI 环比均值为0.84 个点;春节在2 月的年份,2 月PMI 环比均值为-0.73 个点。今年表现超季节性。
2022 年2 月PMI 为50.2,环比1 月上行0.1 个点。
这一表现无论较市场预期,还是较正常季节性,都相对更强。2022 年春节假期在1 月31 日至2 月6 日,基本处在2 月第一周,而历史上春节所在月份的PMI 一般是季节性环比回落的。
孤证不立,值得注意的是,同期EPMI、财新PMI、长江商学院BCI 都表现为不同程度反弹。这证明2 月经济基本面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好转。从PMI 分项贡献来看,春节影响下生产其实不及上月;比较强的主要是内外需订单。
2022 年2 月EPMI 为53.5,环比1 月上行5.1 个点。2 月财新PMI 为50.4,环比1 月上行1.3 个点。2 月长江商学院BCI 为53.8,环比1 月上行1.3 个点。
从分项看,生产指数为50.4,低于1 月的50.9;但新订单指数为50.7,显著高于1 月的49.3;新出口订单为49.0,高于1 月的48.4。
我们猜测PMI 上行主要源于两个因素驱动,一是前期专项债存在一轮密集落地脉冲,对基建形成一定带动,可以验证的是建筑业PMI 环比上行明显;二是1 月社融明显放量,融资条件的改善对于微观预期形成一定带动,可以验证的是BCI 企业融资环境指数环比上行达3.2 个点,PMI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同步走高。
2 月建筑业PMI 为57.6,环比1 月上行2.2 个点。建筑业业务活动指数为66.0,环比上行1.6 个点。1统计局亦指出,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两个月运行在高位景气区间,表明受近期稳投资加快推进,部分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和项目适度超前开展等因素带动,建筑业企业对行业发展预期向好。
2 月BCI 企业融资环境指数为51.4,环比上行3.2 个点。2 月PMI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8.7,环比上行1.2 个点。
短期出口也可能依然表现偏强,这一点有待于数据确认。BCI 企业招工前瞻指数环比大幅上行6.3 个点至70.9,从以往经验看,这是出口表现较好的一个标志。PMI 新出口订单也环比上行0.6 个点。韩国2 月出口同比20.6%,高于前值,映射外需也整体稳定。稍有点信号不一致的中港协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1 月、2 月均在低位区间。
2 月BCI 企业招工前瞻指数为70.9,环比上行6.3 个点。2 月PMI 新出口订单为49.0,环比上行0.6 个点。
2 月韩国出口同比为20.6%,高于1 月的15.2%和去年12 月的18.3%。
2中港协重点监测沿海港口外贸吞吐量1 月同比增长0.5%;32 月上旬同比减少7.6%;42 月中旬同比减少4.3%。
制造业数据也存在一些压力,一是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都明显走高,证明短期内工业通胀压力依然有环比强化因素;二是小型企业PMI 在继续走低,且创了2020 年3 月以来的最低。小企业存在压力逻辑上还是会传递为就业和居民收入的压力。
2 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60.0,环比上行3.6 个点;出厂价格指数为54.1,环比上行3.2 个点。
2 月大型、中型、小型企业PMI 分别为51.8、51.4、45.1,环比变化分别为0.2 个点、0.9 个点、-0.9 个点。其中小型企业已经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行,绝对值已创2020 年3 月以来新低。
服务业环比亦有改善,但整体景气水平偏低。2 月服务业PMI 环比小幅上行0.2 个点至50.5,但一则1-2 月均值50.4 的水平在过去7 个季度中仅略高于去年三季度疫情汛情、双减双控密集影响的时段;二则就春节所在月份的景气度来说,2013 年以来均值是52.51,今年也明显偏弱。
2 月服务业PMI 为50.5,环比1 月上行0.2 个点。
2020 年一季度以来服务业PMI 均值分别为45.0、52.6、54.2、55.3、52.4、53.8、50.0、51.6,2022 年1-2 月均值为50.4。
服务业PMI 可得性始于2012 年4 月,2013 年以来春节所在月份均值为52.5。
2 月景气数据(PMI、EPMI、BCI 等)对宏观面来说无疑是积极的,它显示政策在起作用,订单和预期在初步好转,基建也在回升;但单独一个月数据尚不足以逆转经济趋势和经济预期。我们倾向于认为下一阶段焦点是地产领域的企稳。按照我们在《投资率在中期如何打平》中的推算,今年要达到GDP 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要达到5.0%,在制造业、采矿业、服务业中性假设的背景下,基建和地产至少要分别达到6%和2%。其中基建已是“明牌”,但地产领域政策尚不足够明朗。2 月30 城地产成交日均只有25.3 万方,尚在典型底部区域。
在前期报告《投资率在中期如何打平》中,我们有一个测算:我们以2021 年固定资产投资各部分比重简单来看,制造业投资占比32%左右,房地产投资占比19%左右,基建占比25%左右,农业占比4.5%左右,采矿业占比1.5%左右,其余部分(广义服务业)占比18%左右。其中制造业投资自2015 年单位数增长以来,年均复合增速为5.7%;农业2017 年以来是同一趋势增速,年均复合增速为9.8%;采矿业大致可以按零增长假设;服务业在2016-2019 年的年均增速在5%左右。其余两个部分就是受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影响比较大的基建和地产,在基建6%、地产2%的假设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以到5.0%;在基建7%、地产3%的假设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以到5.5%。
核心假设风险: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