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10均已入莞

3月29日,2022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测评成果正式发布。这项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测评工作,已连续开展14年,相关测评成果已成为全面评判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及行业地位的重要标准。

行业变化较大,万科蝉联第一

根据测评研究报告,2022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前三位由万科、中海、保利占据。其中,万科蝉联第一,中海、保利分别位列第二、三位,碧桂园、招商蛇口、华润、龙湖、融创、金地、新城分列四至十位。

与2021年相比,2022年榜单变动率明显变大。其中,TOP10变动率为20%,TOP50变动率为26%。产品品质优秀,财务成本控制良好的房企排名提升明显。规模巨大,但流动性出现问题的房企则排名下降较多。

值得一提的是,2022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10已全部入莞,TOP100也已有近4成入莞。

行业规模基本见顶,逐步告别“白银时代”

2021年,TOP500房地产开发企业总资产均值为916.78亿元,同比增长10.47%,增速较上年下降6.17个百分点;净资产均值为211.93亿元,同比增长18.52%,增速较上年提升0.6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TOP500房企总资产规模维持增长,增速则是自2017年见顶后,连续四年下降。净资产保持增长,增速近三年保持稳定。

测评研究报告认为,2021年是我国房地产行业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年份,这一年,市场逐步告别“白银时代”。政策延续“房住不炒”基调,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在行业规模基本见顶,房企利润空间有限,周转情况提升缓慢的情况下,房企内部分化加剧。面对前所未有的行业调控,许多房企通过战略收缩、调整组织架构、降本增效来控制成本。为了应对现金流压力,房企纷纷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补救,以加强市场对自身的信心。

社会在不断进步,房地产行业已不再处于仅仅依靠提高市场规模、依赖房价上涨就能实现利润增长的时代了。存量时代,快速赚大钱的机会越来越少,持续、精细化经营渐成主流。在主业方面,需回归产品本身,精耕细作、持续打磨,寻找新的营销路径,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兼顾民生保障。在第二曲线上,未来房企需要理性选择赛道,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