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工业制造是东莞经济发展的根,在疫情反复、市场复杂、物流不畅等因素影响下,东莞工业企业面临重重困境。保持工业持续稳定增⻓,东莞即将印发“稳工业22条”,聚焦企业急愁难盼,全面发挥工业对稳经济的压舱石和主力军作用。即日起,东莞日报推出“稳工业22条”解读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近日记者从东莞市工信局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国家、省经济稳增长工作部署,全力稳住东莞工业大盘,提升工业发展质量,东莞市工信局牵头会同市发展改革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等部门研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工业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稳工业22条”),不日将正式印发。
“稳工业22条”从稳定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稳定重点工业企业资源要素保障、推动企业扩能提质增效、支持优质企业加快发展、全面优化企业服务等五个方面提出22条政策措施,对大中小微工业企业实施分类扶持、精准施策。

分类扶持、精准施策
稳住工业经济大盘的核心在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又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内生动力。此次政策出台的核心思路就是保企业、稳市场主体,聚焦各规模企业的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分类扶持、精准施策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不足,守住资金链是中小微企业的存活之道。为此,“稳工业22条”针对中小微工业企业,通过落实各级金融惠企政策稳定企业资金流,通过减免租金减轻企业成本压力,通过升规稳规奖励激励企业发展,通过大小企业联动为小微企业创造订单机会,力保小微工业企业稳定经营。
其中,减轻制造业小微企业租金成本负担,政策在此前东莞出台的“纾困27条”的基础上,对承租镇街(园区)所属房屋的租金减免对象增加了制造业小微企业,由疫情和非疫情镇街(园区)分别实施3个月和2个月的租金减免,并倡导村(社区)集体房屋对承租的制造业小微企业适当减免租金。在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稳定发展上,对2022年“新升规”和“稳在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万元、5万元的资助。
针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政策重点加强用地、用工、用能等资源要素供给保障企业稳定发展,通过自动化改造、数字化赋能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通过支持企业专业化销售、参加高水平展会、举办新品发布会和订货会等帮助企业拓市场稳订单,力促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壮大。
同时,“稳工业22条”注重通过“政策+服务”,打好稳增长的“组合拳”。一方面,通过设立多项财政资金激励政策,加快推动企业扩能提质增效;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优化对企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使企业提振信心、行稳致远。
全面优化对企服务,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下,东莞工业保持持续稳增长,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强头、补链条、聚集群,全面发挥工业对稳经济的压舱石和主力军作用为重点进行对接落实。
为此,“稳工业22条”提出推动企业扩能提质增效、支持优质企业加快发展。
推动企业扩能提质增效,东莞提出6条工作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激励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东莞将对超额完成2022年投资计划130%及以上的重大制造业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对2022年内投产的增资扩产企业给予厂房购置费补贴,实施奖励标准翻倍资助;对2022年入库的省市技术改造专题,700万元以上、500万-700万元的项目分别给予最高20%、10%资助;对建成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的,按照项目投入最高25%比例予以奖补;对推动“来料转进料”经营模式转变的工业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对产销规模达到增长条件的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资助。
支持优质企业加快发展方面,提出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倍增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支持制造业企业成立销售公司、支持工业企业拓市场稳订单四项措施。
其中,对符合条件的销售公司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对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按其2022年全年实缴保险费不高于50%的比例最高给予100万元资助。
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稳工业22条”也强调要全面优化企业服务。包括优化生态环境管理,加强重大工业项目全流程服务,深入企业精准帮扶,强化统筹协调落实。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将实施企业服务专员制度,设立一万名服务企业专员包干联系企业,与企业深入对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