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处理量可达到600吨!桥头生活垃圾转运站正式揭牌

7月13日下午,在桥头镇美丽圩镇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生活垃圾转运站揭牌仪式上,桥头镇生活垃圾转运站迎来正式运营,标志着桥头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运体系实现新突破。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该垃圾转运站实现了垃圾大运量、封闭化运输,保证了生活垃圾收运过程无抛洒滴漏,有效推动生活垃圾从简单分散收集向集中智能化处理转变,将大大降低垃圾收运成本。

▲揭牌仪式现场

活动中,桥头镇党委书记翟耀东,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刘永定,东实集团总裁彭光顺,桥头镇人大主席刘秀荣,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陈创业等,共同为桥头镇生活垃圾转运站揭牌,并实地了解垃圾转运站运营情况。

在现场,记者看到,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3台从转运车辆上卸下的箱体正在转运站内接受进一步的压缩处理。区域内,设有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办公综合楼、厨余垃圾处理站、监控中心、污水处理车间、维修区、过磅区、停车停箱区、洗车区等功能区域。

▲桥头镇生活垃圾转运站

据介绍,该垃圾转运站由桥头镇石水口村委会承建,于2021年3月启动建设,2022年7月正式投产运营,总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桥头镇每日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320吨,该转运站设计了3个垃圾压缩单元,采用国内先进的垃圾处理设备,日处理量可达到600吨,满足未来15年的垃圾处理需求。

▲转运站垃圾处理工艺流程

“新建成的转运站,解决了以前垃圾分散处理抛冒滴漏的问题,在臭气防治和污水处理上有很大优势,有利于改善市容环境。”作为建设方,东莞市东实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鸣介绍,该转运站采用负压除尘除臭系统和生物喷雾除臭系统,建设“物化+生化”处理工艺的渗滤液处置设备,确保经处理后的污水、气体排放都优于国家标准。

▲垃圾运输车

同时,转运站内还建设了以BOT投资模式为运营方式的厨余垃圾综合处理站,每天收运量为20吨,主要采用“预处理+高温催化氧化分解”的处理工艺,是目前国内处理厨余垃圾较为先进的技术。厨余垃圾处理系统主要由前处理系统、催化氧化分解、污水、有机肥和臭气处理系统、油脂粗加工系统五大部分组成,基本实现全自动化运作。整个处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无任何二次污染物产生,绿色环保。

桥头城管分局局长张树权表示,桥头镇将把该垃圾转运站打造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样板基地,同时严格落实辖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与处置,环环相扣推进科学管理,助力美丽圩镇建设加速推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