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宜游桥头——生态游、古迹游、文化游、工业游……让您尽享桥头的风光灵秀、古韵悠长、现代气息。春赏菜花,夏赏荷,三百亩莲湖、千亩花田让人沉醉其中;古有进士村,今有院士故里,既有优美的名胜古迹,又有独特的人文风情,文化底蕴极其深厚;一句“等你,在桥头……”,桥头正盛迎八方来客。

这里,“中国荷花名镇”美誉远扬;
这里,“中国环保包装名镇”魅力尽显;
这里是桥头,一个“品质·美丽·宜居”的城镇。
地处东江之畔、湾区腹地,桥头是东江流经东莞境内的第一镇,也是东深供水工程源头所在地。这里满溢着诗意浪漫之美,也铆足了拼搏实干之劲。一句“等你,在桥头……”,道出了桥头儿女的热情与自豪。

在这里——800年迳联古村落诉说着历史沧桑;石水口村的红色印记讲述着烽火岁月;时光流转,朱熹文化仍在禾坑村绵长延续;国家级“非遗”莫家拳威名远播四方,一代代继承者传承武魂;抗日烽火中弦歌不辍的“坪石先生”,至今仍是邓屋古村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这里——凝望东深供水源头静静伫立,感受当年“让高山低头、河水倒流”的豪迈;看“一河一路三园区”蓝图加速落地成景,感受新时代发展的脉搏。
在这里——漫步莲湖,观塔影、眺远山,赏莲韵蹁跹,发现“中国荷花名镇”的宜居魅力;走进力嘉环保包装印刷产业园,窥探“中国环保包装名镇”的产业风采。
谁又会知道?桥头旅游资源丰富,春赏菜花,夏赏荷,三百亩莲湖、千亩花田让人沉醉其中;桥头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古有进士村,今有院士故里,既有优美的名胜古迹,又有独特的人文风情。如今,桥头正盛迎八方来客。
又名莲风荷韵,位于桥头镇中心,总面积51万平方米。由三百亩莲湖、凌波阁、健身区、展览区、观景曲桥、亲水平台、赏荷长廊、二龙戏珠、祥和明珠主题雕塑、盆栽荷展区、休闲小广场、荷花雕塑、莲湖公园等景点构成。2004年6月,首届东莞桥头荷花节在莲湖岸畔举行;2008年,莲湖风景区被评为“南粤赏荷胜地”;2013年被评为“东莞十大婚纱摄影基地”,并定为广东省荷花摄影基地。2011年,莲湖试种油菜花,并于2012年举办首届油菜花节。

荷花文旅产业园
荷花文旅产业园位于桥头镇石马河西岸,莞番高速贯通其中,并设有出入口,是桥头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生态园区的重要载体,是“荷花节”“新春赏花行”活动的举办地。近年来,荷花文旅产业园在北区1000亩土地种植色彩花卉,打造出“七彩花田”和“四季花海”等景观,种植了油菜花、大格桑花、野花组合、冰岛虞美人、金鱼草、一串红、一串蓝等时令花卉,以及大树玫瑰、大花玫瑰、簕杜鹃、四季红山茶、常绿紫薇、木槿、大叶草、美丽异木棉等常绿花卉植物,还有烂漫玫瑰园七彩花带、木槿路、动物区等网红打卡地。

禾坑特色精品示范村
禾坑特色精品示范村充分结合禾坑村的荷塘、宗祠、古村落建筑群,以及特有的朱熹文化等资源,深入挖掘禾坑村历史文化及红色文化要素,通过墙绘、文化墙、景观小品等形式,强化朱熹文化氛围,重点打造了禾坑村口景观点、礼义仁智信广场、半亩方塘景观点、源头古井、党建文化广场、朱子文化游园、朱子广场、丰水塘景观、道路系统、标识系统等特色景点。

位于桥头镇迳联社区,始建于南宋时期,总面积11.4万余平方米。历史上,古村出过8名进士,故又名进士古村。村落由东、北两座围门,麻石路、书房、水塘、古井、薰莱亭、罗氏宗祠、进士府、红七军将领罗少彦烈士故居遗址、古民居群、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构成。整个古村落建筑高低错落,小径、池塘、亭台、古井搭配得宜,菜地、古树、旧屋布局合理,周边苍松翠柏,景观怡人。《情浓大地》《冷暖两心知》《我来自广州》等影视剧曾在此村取景。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邓屋古村落
位于桥头镇邓屋村,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2012年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由南门、东门、麻石路、古井、古民居群、邓氏宗祠、文帝庙、邓植仪故居、邓仲硕故居、邓屋炮楼等古建筑构成。南、北门楼规格相同,嵌有红砂石匾额,上刻“坤元门”,左右有“坤方远接沧浪水,元门高摘斗牛星”楹联。近百年来,该村涌现了包括中科院院士、中国激光之父邓锡铭,中国土壤学和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开拓者邓植仪,著名邮票设计师邓锡清,治蝗专家邓锡鎏,中山大学土木工程教授邓盛仪等在内的100多位科学家和工程师。

位于桥头镇石水口村云和莫公祠,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1944年2月,东江纵队成立铁东大队,在云和莫公祠设立大队部,谢阳光任大队长,何清任政治委员。铁东大队成立后短短几个月时间,队伍从最初的70多人发展到400余人。1945年日本投降后,铁东大队撤走,云和莫公祠改作石水口青年自卫队队部,莫满乐任队长,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中共东莞县委交通情报站
位于东莞市桥头镇石水口村中和墟旧街223号。该屋坐南向北,建筑面积约58.5平方米。1942年,中共东莞县委选择石水口中和墟广仁堂药材铺作为地下交通情报站。县委交通情报站成立后,许多地下党员以小学教师的身份来到石溪小学,秘密开展情报搜集和传送活动。同时,秘密发动、组织青年入党、参军,为游击队送情报、送药品和粮食,掩护抗日游击队员宣传抗日。
位于桥头镇石水口体育公园内,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2015年开馆。馆内设有木人桩、单支竹剑、单刀等多种习武器械。武术馆开办以来,充分发挥传习作用,先后获得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东莞市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称号。

邓植仪、邓盛仪陈列馆
莞籍“坪石先生”邓植仪、邓盛仪陈列馆,坐落于有“院士村”之称的邓屋村,集中展示邓植仪、邓盛仪在农业、教育和工商业的非凡成就,生动展现了他们践行学术报国、实业兴国、献身教育的事迹,是对莞籍“坪石先生”史料的收录展示,也是对东莞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活化利用,更是赓续华南教育薪火、传承坪石先生精神的重要举措。此外,桥头还结合邓屋村村史馆、家风广场,活化利用祠堂、门(炮)楼、古井等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活化利用邓屋村传统村落,全力打造邓屋村华南教育历史研学点。

位于桥头镇桥东路南五街66号,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以中国四大发明之印刷术和造纸术为主导线,结合现代化创意设计文化,围绕印刷包装打造了别具特色的工业旅游品牌。

目前,该示范点已成功打造了包装印刷博物馆、力嘉企业馆、环保包装印刷科技新动向展厅、大湾区3D科创实验基地等,并配有餐饮区、嘉湖观、文创销售区等休闲区,综合配套一应俱全。2018年,被评为“东莞市工业旅游示范点”。其中,包装印刷博物馆约600平方米,是东莞首家民办包装印刷博物馆,以传承中华印刷历史文化为主题,展示纸张发明、雕版技术、活字印刷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