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末端执行力”|在“拓空间”上精准发力 强化东莞高质量发展支撑

重特大项目地块已高效完成前期审议工作,计划12月摘牌,比一般程序办理提前了3个月……今年东莞开展“4+2”标准化产业片区土地整备以来,谢岗银瓶片区通过党建引领,跑出了土地整备的“新速度”。

这是东莞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提升末端执行力,加快土地整备工作的生动写照。

2019年,一场叫作“拓空间”的战略与实践,在莞邑大地展开。三年来,东莞通过优存量、拓增量,共收储土地约3.8万亩,盘活存量空间约3.5万亩,提容产业空间1.8万亩,为“产业立市”“产业强市”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全力攻下“征拆”这一城,全力拔下“村改”这一寨。市自然资源局表示,聚焦我市新增空间不足等短板,坚持规划引领,全面优化空间布局,持续在“拓空间”上精准发力,不断向存量、集聚、效率要空间,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党建引领

跑出土地整备“加速度”

上个月底,2022年东莞全球招商大会举行。除了有涉及投资近1100亿元的73宗产业项目现场签约外,东莞还在会上重磅发布了首批六大标准化产业片区发展战略规划。松山湖大朗象山片区、塘厦龙背岭片区、麻涌TOD片区、沙田泥洲岛片区、桥头东深公路片区、谢岗银瓶片区集中亮相,面向全球龙头企业“挂榜招商”。

土地资源,是项目落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作为新晋万亿GDP之城,空间资源紧缺,特别是连片空间不足,是东莞当前发展最大的制约。为了破解这一瓶颈制约,东莞推出了“拓空间”2.0版政策。

今年5月份,《东莞市标准化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出台,在全市划定10个标准化产业片区。其中,近期重点实施的“4+2”片区面积超过3万亩,今年内将整备3000亩以上连片产业用地。

此次推出的六大标准化产业片区,总共拥有25.6平方公里的连片、成熟的产业用地。对于寸土寸金的东莞而言,推出面积如此之大的标准化产业片区,无疑是大手笔。

土地整备工作,是考验和锻炼队伍提升执行力的试金石和主战场。从政策出台,到六大标准化产业片区“挂榜招商”,东莞用时不到100天,正是末端执行力提升的体现。这背后,凝聚了市、镇、村的心血。

“党建引领,党员攻坚,打造整备‘铁军’,跑出了东莞连片土地整备‘加速度’。”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把推动标准化产业片区建设作为全局“头号工程”,6名局党组成员分别挂点6个产业片区现场指挥部,选派6个工作组50余人分片区现场驻点办公,成立6个片区现场指挥部工作组临时党支部,组建115人的技术服务团队保障工作落实。

上述负责人表示,各片区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干部攻坚最前沿,以“挂图作战”模式,全面推动开展重点项目与基础工程建设,加速推进规划编制、征拆补偿、产业规划、项目招引、执法管控、集体表决等多项工作。

精准发力

重塑东莞城市空间结构

此次推出的六个标准化产业片区招商地块,面积都在500亩以上,大的近1000亩,重点瞄准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具备高增速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东莞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

目前,沙田泥洲岛片区已有729.2亩土地办理用地报批手续,实现房屋签约“零突破”。麻涌TOD片区已完成千亩土地收储入库工作,争取年底前完成二期表决统筹任务。松山湖大朗象山片区已全面启动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二批用地报批工作。

此外,桥头东深公路片区已完成61户“白地”租赁人赔偿签约工作。塘厦龙背岭片区已完成四个社区的集体表决,统筹锚固了空间格局,提前划定了首期土地整备范围,并支付了相应的土地整备款。值得一提的是,谢岗银瓶片区已有意向企业,正在全面开展土地及地上物征拆工作。

“全年重点整备1000亩连片产业地块,正在开展规划调整,同步进行征地报批手续。”银瓶片区现场指挥部工作组组长张君辉介绍,市、镇、村三级联动,成立了重特大产业项目工作专班。通过细化项目方需求、详列工作时间表等举措,由党员干部带头提供全流程服务,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当前,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加快向科创制造强市迈进,正在抢抓“黄金内湾”重大战略机遇,全方位融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在这些背景之下,“拓空间”如何接续发力?

“在全新的战略背景下,‘拓空间’要从强调项目转向强调城市总体功能和总体布局。”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吕鹏分析,东莞的土地资源是相当有限的,必须在大湾区和“黄金内湾”建设中获取新动能,未来重点发展“山”字形的城市空间结构。

跑马勇争先、执行论英雄。接下来,我市将聚焦千万人口的高品质诉求,全力支撑保障教育、交通、医疗等民生项目建设,持续推动中心城区“双轴带动、绿链融城”建设,扎实推进老旧村庄改造和自建房专项整治等工作,切实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