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赋能,莞企迈向行业价值链中高端

疫情、国际局势变化、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在多个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下,有东莞企业却逆势而上,整体迁入新的厂房,购置上千万的自动化设备增资扩产,其背后有怎样的考量?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电源线和插头的企业,之所以在普遍困难的情况下持续加大投资,就是看好未来行业的发展预期,重塑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布局未来,迈向行业价值链中高端。”位于中堂镇华迅科技园的东莞市宝昌实业有限公司(下简称“宝昌实业”)总经理刘华伦表示,据悉,今年预期营收相比去年略有增长,达到5000万元。

东莞产业“沃土”,助力企业成长

在2004年从事电源线行业之前,刘华伦在东莞做过多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好多年。“之所以从事电源线行业,是看中行业特点,只要电器都需要电源线,虽然竞争会激烈,但市场也足够大。”刘华伦表示。

包括电源线在内的电线电缆被称为经济的“动脉”,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仪器、仪表,实现电磁能量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器材,是未来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

刘华伦切入电源线行业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东莞这座城市。作为一座拥有万亿级电子信息行业集群的城市,东莞为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都有公司的客户。”刘华伦表示,目前,宝昌实业的电源线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灯具、医疗器械等知名品牌。

“出门就是客户”的同时,宝昌实业的铜、PVC等原材料的采购也都在东莞本地可以采购到。“东莞完备的产业配套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刘华伦表示。

万事开头难。早期电源线行业的技术标准与人才集中在台资与港资企业。同时,电源线行业在绝大多数国家是有强制性标准的行业,是资金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对于要发力外贸出口,打通国际市场的宝昌实业来说,要切入电源线和插头领域,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认证成为必须跨过的第一道关。

记者获悉,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宝昌实业已经获得欧盟、北美、日本、韩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检测认证资格。“认证投入了1000多万元,算是打通了迈向国际市场的准入门槛。”刘华伦表示。

多个认证获得的背后是技术实力的持续进阶,以及对产品的精益求精。“电源线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车间里的温度、湿度,使用的水质等要素的变化都会对产品的安全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刘华伦分析认为,为此,公司积累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并拥有独立的检测实验室,确保产品的性能达到检测标准。

加大技术研发,产品精益求精,也成为宝昌实业迈向中高端市场的必然选择。当前电源线行业存在低质、低价的无序竞争,缺乏基础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撑。同时,资本市场对传统“小而精”的制造业企业的扶持有待完善和加强。

近几年的疫情,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扬等不利因素,也对电源线行业发展造成了影响。“客户业绩下滑,作为下游行业,我们同步也感受到疫情带来的影响。本来预期今年会有比较大的增长,但现在看来,今年增幅会减缓。预计2022年可以达到5000多万元。”刘华伦表示。

逆势增资,打造智能车间

今年11月,东莞首批智能工厂(车间)项目入库名单出炉,生益电子、慕思等14家智能工厂、众生药业等18家智能车间正式入选。

宝昌实业同样在智能车间方面加速布局。就在今年5月,刘华伦把工厂整体搬迁至华迅科技园,以“工业上楼”的方式开启企业新的发展阶段,并于近期投入1000多万元采购了一批自动化设备,把自己的车间“武装”了起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动化设备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同时可以保持更高的生产效率,保持更稳定的产品品质,对企业生产工艺的提升,生产流程的重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刘华伦表示,公司今年主要研发的方向为大功率电源线、特殊类型电源线产品。

在宝昌实业的智能车间上方的显示屏幕上,生产线规、线速、线径、米数等数据适时变化,显现出当前机器的作业状态,一目了然。

记者现场获悉,相关工作人员只需要设定好相应的程序,点击屏幕,一条条纯度达99%的铜丝就通过拉丝机,使横截面、长短、抗压强度等适合产品需要,随后通过单丝绞合等工序达到导电线芯的要求,并随后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

当前,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企业逆势增资扩产的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企业的发展要立足长远,以未来的目光来看待今时今日的困难。另一方面,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就要跳出行业低价竞争的红海状态,夯实自身发展基础,壮大技术实力,提升产品品质,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刘华伦表示,智能化赋能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悉,未来,宝昌实业将持续不断的投入研发资金,以满足高质量电源线的技术研发及新产品开发,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