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残联、司法部召开《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视频推进会,就扎实推进专项行动作出部署,地方残联代表作残疾人法治宣传教育经验发言。记者从东莞市残联了解到,凭借着具有特色的残疾人事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东莞市残联代表东莞在会上作发言介绍,站上全国舞台推广东莞先进经验做法。
以“四个坚持”做好残疾人普法工作
会上,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伟贤代表东莞介绍了全市残疾人普法工作开展情况。据介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残联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为主线,重点抓好“四个坚持”,建立健全具有东莞特色的残疾人事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

什么是“四个坚持”?即坚持政府主导、高位推动,坚持党建引领、学法先行,坚持夯实队伍、强化联动,坚持营造氛围、创新手段。
其中,充分发挥市政府主导作用,市残联顶层构建助残政策兜底保障,五年来先后修订出台《东莞市残疾人保障和扶助办法》《东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五年行动方案》等近50个专项助残政策文件,坚实奠定了残疾人基本民生和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的法治根基。
充分发挥党组领导作用,市残联统筹推进全系统普法工作,实施全系统普法“一盘棋”,不断建立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以报告会、讲党课、专题法制宣讲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多形式开展宪法、民法典、残疾人保障法等专题普法宣传近200余场。
在普法队伍的打造上,市残联搭实以市一级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为主体、32个镇街联络站为节点、社会助残志愿者为支撑的残疾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网络。五年来,已开展法律咨询超500人次,并积极推进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建设,打通残疾人普法“最后一米”。
此外,为了营造浓厚氛围,市残联还积极联动东莞助残社会组织成立105个助残志愿服务组织,建立84个志愿服务阵地,借助“宪法日”“全国助残日”等各类节日契机,举办大型法治宣传活动,打造了普法宣传矩阵。
工作经验获全国推广
坚持“政府主导、党建引领、夯实队伍、营造氛围”做法,市残联充分发挥残联组织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和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帮助残疾人唤醒权利意识、树立主体地位、提升依法维权能力,营造了残疾人普法有体系、有氛围、有网络、显实效的良好局面,也获得了点赞。

在推进会总结讲话中,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点赞东莞市残疾人事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并充分肯定了东莞残联在普法工作中充分发挥市政府主导作用,持续强化与检察院、法院、司法部门协作机制,积极联动法律专业力量,夯实残协专职委员队伍高频实施入户普法宣传等具体工作措施。
站上全国舞台分享经验,是荣誉,也是激励。接下来,东莞市残联将通过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普法合力、提升普法实效等措施,夯实基层普法队伍,打造残联法治“宣传品牌”,持续筑牢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防线”,助力残疾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奋力在东莞“双万”新起点上谱写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