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通知,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记者从东莞疾控中心获悉,目前,东莞已有序开放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60岁以上老年人优先接种,提前再次加强接种,提高疫苗保护效果。
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虽然毒力明显减弱,但传播力明显增强。对于健康的成年人,免疫力强,有抗体,重症的几率很低;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感染几率高,重症几率更高。香港数据显示:超过95%新冠肺炎死亡个案年龄大于60岁,其中80岁以上个案占70%,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80岁以上老人死亡率是接种了3针疫苗人员的8.83倍。
新冠病毒疫苗是60岁以上老年人的最好保护,能显著降低感染后的住院率、重症率、死亡率,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应当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要尽快加强接种。目前,为集中力量给老人提供最好的保护,东莞已优先向60岁以上并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满6个月的人群提供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随后会逐步推开其他高风险人群的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东莞疾控提醒,60岁以上老年朋友在接种疫苗前应先了解计划前往接种点的开放时间,确认是否需要预约等信息。接种当日,请记得带上身份证,佩戴好口罩前往接种。
哪些人接种新冠疫苗获益最大?
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接种疫苗仍是主动免疫的有效措施。新冠病毒疫苗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风险有多大?获益有多少?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就群众关心的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有老年人认为,目前接种新冠疫苗有些晚了。接种之后多久能够产生抗体?
答:疫苗接种之后要产生保护作用,确实需要一定时间。一般接种疫苗之后能够产生抗体是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但是如果要产生比较高水平的抗体,全程免疫之后大概在4周左右。加强免疫之后产生抗体的时间更快、更短,产生的抗体水平也更高。
问: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人群范围是什么?
答: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现阶段,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持续面临被感染的风险。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策略作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希望符合条件的人群积极接种、主动接种、尽早接种。
问:有人认为接种新冠疫苗并没有预防效果,而且无法阻止反复感染,认为没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答: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感染、预防发病,也可以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目前来看,新冠病毒疫苗在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等方面效果非常显著。大量监测和研究显示,不接种疫苗的话,尤其是在老年人当中,以及在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当中,不管是发生重症还是死亡的风险都是非常高的。如果全程接种疫苗以及加强接种,就会把这种风险大大降低。
问:和青壮年人群相比,老年人接种疫苗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更高还是更低?
答:疫苗的不良反应,第一跟疫苗的特性有关系,第二跟一些人的特殊体质有关系,这些人接种疫苗之后就会出现与预防接种无关的反应或一些事件。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不良反应当中绝大多数都属于一般反应,极少数的是异常反应。从目前监测到的情况看,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不良反应总体报告发生率略低于60岁以下的人群,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其他人群发生的情况也基本类似,在百万分之一以下。
问: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犹豫现象比较普遍,认为跟社会接触比较少,在家独居,没有必要接种疫苗。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答:独居不意味着与社会完全隔绝。现在病毒传染性非常强,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过程又隐匿。在这种情况下,对任何人包括独居老人来说,感染的风险在增强。假如老年人一直不接种疫苗的话,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当中将最大。老年人重症和死亡风险高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在衰退;二是因为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基础性疾病,在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后,也会导致这种基础性疾病有加剧的风险,所以还是建议尽快完成接种。
问:有些老年人此前想接种疫苗,但是由于基础病等原因被评估为不符合要求。这是否意味着不能接种新冠疫苗了?
答:在接种疫苗过程中,我们有一个绝对的禁忌,就是接种疫苗之后出现过严重的过敏反应,后续对于这种疫苗就不能再接种了。在前期因为基础性疾病在评估过程中不能接种疫苗,绝大多数属于缓种。如果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在前期处于急性发作期,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以后处在稳定期,或者因为特殊的治疗不能接种疫苗,等特殊治疗结束了,都可以考虑接种。
问:有老年人担心有接种禁忌而不敢接种。目前有哪些接种禁忌?
答:从国内外新冠肺炎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以后容易发生重症甚至危重症,因此这些人接种疫苗获益最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中,明确了老年人的接种禁忌,包括四类:一是既往接种疫苗时曾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主要是过敏性休克和喉头水肿;二是因严重慢性疾病生命已经进入终末阶段;还有两类是缓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处于发热阶段的和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比如,正在化疗的肿瘤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冠心病患者心梗发作、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处于进展期以及癫痫患者处于发作期。为了更好地做好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我们要求各地科学做好接种禁忌的判定,规范接种实施,并做好医疗救治保障。
第二剂次加强针怎么打?
根据疫苗研发工作进展,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有关组合如下:
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剂灭活疫苗+1剂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剂灭活疫苗+1剂珠海丽珠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细胞)疫苗;
2剂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剂灭活疫苗+1剂成都威斯克重组新冠病毒疫苗(sf9细胞);
3剂灭活疫苗+1剂北京万泰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
3剂灭活疫苗+1剂浙江三叶草重组新冠病毒蛋白亚单位疫苗(CHO细胞);
3剂灭活疫苗+1剂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2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
根据国内外真实世界研究和临床试验数据,结合我国疫苗接种实际,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6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