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上午,“莞聚天下才奋进新时代”2022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暨人才嘉年华系列主题活动(下称“人才周”)在东莞开幕。
人才周历时约1个月。这是东莞连续第8年高规格举办人才主题周活动,今年在时间、空间、内容三个维度对人才周进行了拓展创新:活动时间由原来1周拓展至1个月,活动区域由原来4—5个镇街(园区)拓展至19个,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举办,活动内容由原来10多场增加到32场。
人才周形成了“凝心向党”“人才提升”“才绘湾区”“科创智造”“麒麟争绣”5个特色主题篇章,进一步唱响了“是人才进莞来”的引才口号,以最大诚意吸引海内外人才齐聚东莞,共谋发展,为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凝心向党
莞爱人才开启发展新篇章
连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了人才周暨人才嘉年华新闻发布会、人才周开幕式、东莞人才工作成果展、东莞高层次人才同心行等一系列活动,还将于12月31日举办“双万东莞时代交响”——东莞人才之夜演出活动。东莞坚持党建引领,吹响了“是人才进莞来”的发展集结号。
融通“引育留用”,打造梦想之城
在人才周开幕式上,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市委副书记、松山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元元等领导共同启动本届人才周。
吕成蹊在致辞时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这次人才周以“莞聚天下才奋进新时代”为主题,进一步吹响了“是人才、进莞来”的号角。
吕成蹊强调,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东莞期待与天下英才携手,共同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接下来,东莞将以诚心引才,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大力实施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引进10个战略科学家团队、300名博士、1000名领军人才、6万名创新人才,加快打造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将以事业聚才,东莞拥有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创新平台,有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东莞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有73万家企业、1500多家各类人才平台,具有广阔的干事创业舞台;将以服务留才,东莞将当好高层次人才的“服务员”,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对接等工作,全力以赴解决人才关心的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全方位优化各项服务保障,让东莞成为广大人才的创新之城、梦想之城、成长之城。
东莞市有关领导分别为博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第二批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合作企业、高层次人才引才大使、战略科学家团队等项目颁发牌匾或证书,并为全国首批4个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之一的东莞新一代信息技术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揭牌。
坚持党建引领,感受智造魅力
12月24日上午,“莞聚天下才奋进新时代”2022东莞高层次人才同心行活动,在东莞市高埗镇成功举办。
人才代表们相聚在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东莞市非公企业党建展览馆、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马可波罗先进制造陶瓷展厅,现场观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晓光工作室的陶艺创作,欣赏国家级陶瓷装饰高级工詹美琼工作室的紫砂壶制作。
东莞非公企业党建展览馆是全国第一家非公企业党建展览馆,集中展示了东莞市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建的特色模式、奋斗历程及其新经验、新成果。人才代表们领略了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先行先试、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对接下来在科创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模范作用有了深刻感悟。
走进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通过一系列精彩的图文、实物和场景,人才代表们回顾了中国建筑陶瓷的发展历程,感受了中国辉煌灿烂的建陶文化。来到马可波罗先进制造陶瓷展厅,传统陶瓷与先进科技碰撞出的创新火花,让人才代表们目不暇接,赞叹东莞智造的雄厚实力。
冬日和煦,江风习习,正是徒步好时节。
人才代表们来到位于高埗镇东江梨川大桥的徒步起点,开始徒步活动。沿着亲水碧道信步而行,江风拂面、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雅致、美食诱人,“三江六岸”的迷人风景尽收眼底。
三江六岸历史文化区是东莞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东莞做好“山水城”之“水”文章,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地区。这里正在打造总规划面积48.7平方公里、岸线长70公里的主城区城市滨水空间,推动东莞历史文化传承、滨水生态价值挖掘、宜居生活环境塑造,成为市民休闲活动的好去处。
“感谢主办方组织这么有意义的活动,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很不容易!”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夏经华说。夏经华过去在北京国家电网工作,1年多之前来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创新样板工厂,从事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的科研和成果转化。他表示,通过徒步活动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也充分感受到了东莞和高埗对人才的尊重。东莞有非常宽松、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是一片科创热土。
人才提升
四大层面“加码”城市吸引力
“话不多说,接下来进入直播带岗环节!”今年人才周活动中,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莞聚天下才奋进新时代”东莞高层次人才云上交流洽谈会备受好评,整场直播观看人数超9万人。东莞发布了包含300多个岗位、招聘1000多个硕博士人才的需求信息,向全国369所高校发出邀请,岗位年薪最高达200万元。
人才周期间,东莞从云上招聘、双创路演、人力资源服务、青年人才引进四大层面,“加码”城市吸引力。
搭建沟通桥梁,吸引人才来莞
人才周期间,东莞以优质岗位体现满满诚意,敞开胸怀、引育人才,以实际举措促进人才水平提升。
直播间里,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人民医院、东阳光医药和广东三姆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事业单位纷纷“秀实力”“亮成绩”,招贤纳才。
“实验室为员工提供自由广阔的科研平台,有学术大咖带队、技术大牛带头,有多元化的专业培训机会,也有充分的岗位晋升空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人事主管王志莹提到,实验室还协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提供免费健身房、篮球场、羽毛球馆、瑜伽课、餐费补贴、休闲咖啡厅、节日生日礼物、工会活动等福利。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智武说:“当前的东莞比任何时期更加渴求人才,正在努力实现三年引育6万名硕士以上创新人才、50万名本科生人才进入社会各领域的目标。本次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不仅是发现人才、引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与人才无缝交流的平台。”
搭建沟通桥梁,以真金白银孵化项目、支持人才,也是本次人才周一大亮点。
专注于肠道菌群移植的生物技术、为传统制造企业“量身定做”的智能化服务应用、研发新型3D摄影设备的量子光学高亮投影机、原创“全球实体店+视频元宇宙”模式的微视店APP、响应节能减排的节能液压系统……多组生物技术、电子科技类的青创项目在人才周亮相,项目负责人与投资机构代表深入互动交流,展现了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新态势。
这是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和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举办的“青才聚大湾·创梦大湾区”暨第四届台港澳双创路演交流活动。现场,80名嘉宾和投资人积极参加,5个项目团队和投资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目前,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已累计储备超过300个青创项目,致力于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就业,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免费工商注册、财务税务咨询等服务,多方面帮助初创项目解决初期困难,加速青创项目落地发展。
“三年来,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海归创新创业基地等陆续揭牌运营,园区见证了未毕业的大学生初创项目,一步步发展成为盈利超700万元的企业。”林润智谷总经理、清湾投资创始合伙人马显荣表示。
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二级调研员陈润枝说,近年来,东莞发挥台港澳企业的聚集优势,辅助台港澳青年双创的第一段路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台港澳青年的就业创业措施,包括《东莞市大力引进台湾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办法》及东莞3.0版“促进就业九条”。
健全服务生态,营造青春气息
人才周期间,除了各创新创业基地的精准服务和政策帮助外,东莞还力推人力资源服务业空间集聚,加速提升人力效能。
12月21日,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行区全面投入运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业空间集聚的重要组织形态和市场载体,是东莞市人社系统“共建成长之城提升人力效能”的重要抓手。
陈智武表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旨在协同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找到能人’,通过企业和专业培训机构‘培育能人’,帮助广大劳动者和各类人才‘成为能人’,促进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自律、优质发展,推动东莞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目前,产业园先行区已入驻23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其中行业百强机构3家,业态类型主要包括猎头、服务外包、咨询服务、劳务派遣等。自启动以来,产业园先行区已举办线上招聘会、政策解读、HR沙龙、供需对接会、直播带岗等企业和人才活动近12场,服务人才数量7.5万人。
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的当下,营造城市青春气息,成为东莞进一步吸引人才的重点工作。
人才周期间,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青年人才成长促进会举办了“青年进莞说”2022年东莞青年人才交流活动,以“青年辩论赛+讲师演讲”的创新形式,围绕东莞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进行互动交流。
活动中,一群东莞青年围绕“湾区东莞,更适合青年创业还是就业”展开激烈讨论。通过观点碰撞,大家尽情表达自己观点,更多青年人才因此了解到东莞海纳百川的城市胸怀,以及东莞就业、创业双适宜的城市环境。
人才引育、双创支持、服务保障、氛围营造……人才周期间,东莞正以丰富的人才提升活动加速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才绘湾区
厚植根基吹响人才集结号
从海外青年才俊云聚东莞,到国际专家在线讨论中子散射知识,再到哲学社会科学等各领域科研成果全面开花,得益于为科研创新提供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生态,东莞在全国的人才吸引力节节攀升。
青年云聚东莞,人才现身说法
在高层次人才队伍中,不乏海外青年人才。如何进一步吸引海外青年来莞创新创业?12月24日上午,由东莞市委统战部指导,东莞市侨联、市欧美同学会共同举办的“海外青年才俊云聚东莞”启动仪式暨“汇粤港澳才智,创大湾区辉煌”高峰人才论坛在莞举办。活动现场与海外青年才俊进行视频连线,宣传东莞优良的创新创业和人才成长发展环境,分享创业经验,呼吁更广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关注了解东莞、来莞兴家创业。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联党组书记梁燕玲表示,东莞热忱欢迎海外青年才俊来莞创业发展,希望广大侨胞和留学人员在讲好东莞故事、支持东莞招才引智、引进侨资等方面主动作为,助力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于海外青年人才来说,选择东莞的理由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主办方东莞市侨联携手南方+东莞新闻部制作了专题视频,并于12月24日的启动仪式上面向全球首发,诚邀海外青年才俊来东莞安居乐业。
在专题片中,主办方带领观众走访童欣、程天乐、蔡金明三位不同类型的在莞青年侨商、海外归国创新创业人才,从东莞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出发,他们用自己的科研、创业故事来向东莞这座城市深情表白,展现了这座“双万城市”对于海外青年人才的吸引力。
童欣是国际极化中子领域杰出科学家、中国散裂中子源样品环境组及极化中子组负责人。“这边的科研环境还是非常好的,不管是从国家还是省市层面,对于我们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我觉得我当初回国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我也看到了国家对于科学技术的投入,以及将来的持续支持。无论是对于我个人还是团队,在事业上的发展都是非常好的。”童欣说,东莞对于他的科研事业来说,不仅重要而且助力很大。
尚睿创始人兼CEO程天乐说,东莞为人才提供的服务是令人惊喜的。2011年,工作4年的程天乐就与搭档徐进在东莞松山湖创立了广东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为电商企业包装产品供亚马逊电商平台销售,主要面向美国等销售中国制造产品。彼时,珠三角鲜有企业涉足跨境电商。在这位“80后”CEO的带领下,尚睿不到7年就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10多项资质荣誉,成为东莞市跨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超5亿元,服务企业超过500家。
另一位海外青年人才蔡金明是墨睿科技创始人,石墨烯研究专家。2014年他从瑞士回国后,物色合适的城市落地创业,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苏州、无锡、常州、成都、重庆等都走了一圈,最后选择了东莞。2015年成立墨睿科技,2016年入选了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蔡金明成立的墨睿科技从创立之初历经艰难,到如今快速发展,都离不开东莞对人才创业的支持。
筑牢引才磁场,人城“双向奔赴”
在人才周上,为充分发挥散裂中子源等全球领先的大科学装置对集聚高端人才的强大作用,主办方筹划了第十二届亚太中子散射协会暨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子学校活动。通过线上举办的方式,10位国际专家围绕中子散射基础知识、中子源和谱仪技术、中子实验和数据分析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授课,并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开展了衍射、小角散射、反射等现场实验和数据分析培训,吸引了500名国际学生参与其中。活动方表示,希望通过搭建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引育国际高层次人才。
大科学装置已经成为人才磁铁。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陈延伟对此深有体会,他说:“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这些年的人才引进质量都非常高,引进的人才很多是来自于全球名校,特别是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陈延伟介绍,人才来到东莞后,在工作方面有大科学装置能够施展他们的才华;在生活方面,有松山湖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并有很好的人才待遇,“所以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非常看好东莞未来的发展。”
诚如上述在莞安居乐业的人才所说,他们为城市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得到了城市的肯定,上演了一场人与城的“双向奔赴”。
东莞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仪式暨社科人才高峰论坛于12月29日举行,为优秀成果奖获奖者颁发证书。获得表彰的东莞理工学院大数据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社工系理论教研室主任黄俊辉欣喜万分。在他看来,这次获奖是对自己十年来在养老服务研究领域工作成果的肯定,备受鼓舞,同时也坚定了自己开展东莞社科研究的信心。他说:“接下来,我会进一步聚焦于东莞的公共治理领域,借助扎实的田野调查,把研究做在莞邑大地之上,发出社科研究的‘东莞声音’,讲好社科研究的‘东莞故事’。”
科创智造
创新突破耕耘产研高产田
人才进莞后,如何与东莞这片科创沃土紧密结合、创造价值?连日来,围绕数字化转型、硬件产品开发、半导体等热门话题,东莞在各镇街举办数场活动,向人才推介东莞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服务配套,并组织人才与研发机构、企业交流沟通,洽谈人才及项目,敲定合作意向。
紧跟行业前沿,精准匹配合作
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潮流方兴未艾,工业与数字化碰撞出的火花,在莞邑大地上格外耀眼——既有生益科技等老牌莞企依靠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也有拓斯达等年轻的科创型企业借数字化抢滩新市场,成为全国机器制造业的“新贵”。
在2022年东莞市政府发布的“一号文”内,更是将数字化作为关键词,要求三年统筹安排财政资金不少于100亿元,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全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期间,东莞接连举办了数场以数字化为主题的人才活动,包括“博观湾区·厚积东莞”2022东莞博士后沙龙活动(数字经济专场)、“数字经济促进东城街道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厚街镇招商投资推介暨工业数字化活动等,推介东莞数字化转型最新成果,助力人才与科研机构和企业交流对接,进而促进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厚街,大湾区(东莞)工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和东莞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面向人才亮相。该平台是由全球业内领先的普华永道数字化运营团队参与规划设计,由东莞市先端技术转移研究院负责运营的工业数字化系统。该系统通过整合大量东莞本土“专精特新”制造型中小企业的产能数据,为东莞企业引进全球订单和高层次人才,并为大湾区及国内外的创新创业团体提供“端到端”的样品开发和生产制造服务。在推介平台之后,现场共有6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在东城,专家学者和人才就“数字技术在未来工业制造转型中有何地位?”“东城如何合理利用好数字经济及布局相关产业?”“C2M与工业互联网如何助力数字化应用工业前景及美好未来”等主题进行讨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周凯出席论坛。周凯从用户驱动生产概念展开,剖析数字技术在未来工业制造转型中的核心地位,探讨数字化应用的工业前景及美好未来。
在讲座结束后,东城数字经济赋能中心与广东安拓普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上市企业签订实体项目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东莞实体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潮流。
深化湾区交流,推动项目落地
概念(Idea)、设计(Design)、制造(Manufacture)及市场(Market)是开发硬件产品时要考虑的四大要素。2021年,香港科技园公司推出全新“IDM2电子开发加速计划”,旨在推动园区企业加快转化创新理念,助力企业创业成功。
借助2022年东莞人才周活动的东风,近日,香港科学园IDM2电子开发加速计划(东莞专项)启动仪式和人才发展分享交流会在滨海湾新区举行,这既延续了“IDM2电子开发加速计划”在莞发展的生命周期,也进一步升级该项计划,使之聚合更多科创人才、孵化更多初创企业。
据介绍,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东莞松山湖与香港科技园等合作开展的IDM2硬件开发加速计划已有3年多,目前已培育将近100家优秀企业,间接影响超过1000名香港人才,促进1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到东莞落地,是大湾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示范工程,得到科技部、工信部、莞港两地高度认可,同时也为莞港在科技创新发展的持续深度合作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IDM2东莞专项的培训中,我看到了学校里无法接触到的业界生态。在回校后,我会将这些讯息传递给校友,动员更多人才参与专项培训。”活动现场,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郭同学说。IDM2东莞专项面向东莞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校院所学生共招收学员30人,组织开展了为期约45天的培训活动,以期帮助更多香港学子了解东莞产业生态和业界动态。
经过前期的多轮对接,IDM2计划的相关企业与东莞本地化优质合作伙伴机构达成意向合作,包括:莞民投集团、东莞大锌能源有限公司、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东莞市泽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10家平台机构完成签约。
近年来,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汽车等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为东莞半导体产业带来巨大机遇。在抢占半导体发展风口方面,东莞汇集粤港澳地区人才,举办2022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高峰论坛暨湾区半导体专家交流会,促成优质项目落户东莞。
“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产业方向,是与香港实现优势互补发展的一大有效策略。”香港工业总会常务副会长庄子雄表示,香港和东莞在科技、人才及产业等领域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庄子雄期望莞港两地未来在科技、人才、产业及科技企业IPO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孵化一批科技创业新星,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高质量建设。
在人才招引方面,澳门东莞青年会执行会长何颖泰表示,东莞制造业产业基础雄厚,地理位置优越,滨海湾新区环境优美,配套也不断完善,在这里创业对港澳青年来说是一个理想的平台。
麒麟争绣
百舸争流上演爱才大合唱
迈入2022东莞人才周第五个主题篇章“麒麟争绣”,一幅东莞市充分发挥各镇街特点与优势,构建百舸争流、争先创优的人才工作良好态势,营造人才广泛深度感知城市、与东莞共生共荣良好氛围的画卷徐徐展开。
人才周在东莞各个镇街掀起人才工作热潮,9场形式多样的人才主题活动在虎门、茶山、清溪、企石等地举办。
凸显区域特点,打出实招硬招
面向儿童健康与安全的可穿戴智能设备,自主可控、安全、云管端一体化的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低成本工件外观在线智能检测设备……一场聚焦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电子信息等前沿领域的人才项目路演,聚集了虎门本地约30名加工制造、设备制造、自动化产业领域相关企业的负责人、技术骨干和研发人员。
12月8日,2022东莞人才周系列活动“科技虎门大讲堂”人才项目路演(多领域专题对接会)举行。路演中展示的科研成果,是从东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团队与虎门产业领域吻合度较高的60多个科研成果中,通过企业代表进行投票选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产业化价值。
聚焦高层次人才工作,茶山镇也有“硬招”。
“东莞高层次人才同心行·游学茶山”暨茶山镇人才活动周在寒溪水村开幕,让高层次人才走进茶山文化空间,深入了解本土企业发展和人才政策,并且邀请到专业人才代表讲述亲身经历、为本地人才工作建言献策,通过促进高层次人才交流互动,进一步提升人才对城市的认同感。
开幕式上,茶山镇代表和高层次人才代表共同点亮“茶之道,识才爱才用才”茶山人才口号。现场,作为茶山通过市“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首位引进到机关单位的博士专业人才胡晨晞作代表发言,他畅谈了来到茶山的契机与故事。
“茶山这个地方没来之前我就早有耳闻,也听过朋友推荐说茶山发展的机遇好、后劲足、交通便利,所以我最终选择到茶山来工作。”胡晨晞表示,“来到茶山规划所工作已经有半年多,茶山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它比较包容、开放、务实。”
在本次人才活动中,茶山高层次人才代表们参观了寒溪水村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学习党建引领下茶山红色文化建设,并乘坐茶山镇委党校巴士前往新盟“先锋空间”,参观学习茶山企业发展经验。随后,代表们参加了沙龙讨论,听取来自茶山镇人社部门工作人员政策宣讲,人才代表们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茶山镇人才政策和人才活动提出建议。
镇街各显身手,人才安居乐业
吸引人才安居乐业,清溪镇的首个人才安居房项目迎来交房仪式,让90位人才在“最美小镇”诗意栖居。
12月26日,清溪镇举办2022东莞人才周系列活动“才聚鹿城乐居清溪”人才安居房交房仪式活动,90位顺利通过审核公示等环节的人才率先入住安居房,在“最美小镇”安居乐业。
作为清溪镇首个人才安居房项目,华润润溪山人才安居房受到了各界人才的广泛关注和踊跃申请。此次房源包括三房户型30套、二房户型60套,均为精装修,且家电家具齐全,方便人才“拎包入住”。
12月23日,一场面向广大高层次青年人才举办的“才汇湾区未来有你”2022年松山湖·企石高层次青年人才联谊活动火热展开,上演冬日的浪漫邂逅。
在联谊活动开始前,来自松山湖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在镇党建办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共游企石东清湖生态湿地保护区,并轻松座谈交流,直观地感受到企石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走进青年联谊活动现场,来自各领域的高层次青年人才齐聚一堂,开始一场青春邂逅。通过自我介绍、破冰游戏等环节,开始比较拘谨的青年人才们逐渐熟悉,并自发地交流起来。游戏结束后,大家畅所欲言,踊跃交流,畅谈在东莞工作生活的感受,在交流中增进友谊。
在活动舞台区,驻唱歌手的倾情歌唱,让现场气氛更加浓厚,赢得了青年人才的阵阵掌声和夸奖;在活动政策宣传区,工作人员现场派发市镇两级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宣传册和企石镇人才公寓配租配售宣传册、高层次人才团购住房优惠政策宣传页。人才志愿服务队队员为青年人才提供暖心服务,解读企石的人才政策,让人才们更有获得感和归属感。
在横沥,“横沥技谷”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顺利举行,68名技能人才同台竞技、各显风采,分模具设计冲压类、注塑类个人赛及数控铣加工团队赛两个组别开展竞赛,决出一名“东莞市职工技术标兵”。
在东坑,一场“青创讲堂”助力广大青年筑梦未来,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在东坑本土“成长”的青年企业家纷纷助力,到现场分享了他们的创业历程,传授创业经验,力求以他们自身的成功实践为广大青年创客“引路”。
东莞市各镇街八仙过海,以丰富多样的人才活动为2022东莞人才周增光添彩,让人才工作深入人心,让高层次人才走进公共空间、文化空间,与城市深度互动、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