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高质量 奋力开新局㉔ | 桥头:以“一河一路·四园区”发展思路 培育大湾区投资沃土

从四季花开的荷花文旅产业园,到繁华热闹的工业路……如今的桥头,工业园区厂房林立,投资企业纷至沓来,广厦高楼拔地而起,康庄大道外联内畅,现代产业释放新动能,品质城市迸发新活力。

去年8月,桥头召开招商大会,推介桥头投资环境、发展规划、产业园建设和重点招商行业,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投资桥头。“进军大湾区,抢占桥头堡”的主题一度成为东莞对外招商引资的“金句”。

■桥头镇党委书记翟耀东

展望新一年,干出新气象。日前,东莞日报记者专访桥头镇党委书记翟耀东,深入了解桥头如何实现今年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解读其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和发展目标,感受“荷镇”开新局、谋发展的魄力与担当。

“我们将更用心、更用情、更努力地做好各项经济工作。”桥头镇党委书记翟耀东表示,今年桥头将紧紧围绕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持“一河一路·四园区”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四大园区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培育大湾区投资沃土,带动全镇高质量发展。

■今年桥头将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深入推进四大园区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培育大湾区投资沃土,带动全镇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四园区”建设

东莞日报: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委对今年工作提出了方向和目标,也作出了工作部署。请问桥头制定了怎样的目标计划?抓好今年工作的重点突破方向在哪?

翟耀东:近年来,桥头镇提出“一河一路·四园区”的发展思路。“一河”是以石马河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整治全域生态环境,筑牢优质生态本底;“一路”是以莞番高速辐射带动、优化完善镇内交通体系,加速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四园区”分别指市级标准化产业片区桥头东深公路片区、东太湖科技产业园、荷花文旅产业园和水岸新城。

桥头镇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围绕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空间拓展、品质提升、民生改善等方面进行集中突破,特别是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我认为,高水平的产业平台,是吸聚产业的引力场,是培育壮大产业的黑土地。因此,今年,桥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持续深入推进“四园区”建设。

一是推动市级东深公路产业片区,在“拓空间”上展现新作为。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六大产业片区”部署要求,加快完成1438亩东深公路产业片区土地收储任务,提前开展园区招商工作,着力打造市级新能源产业园区。

二是推动东太湖科技产业园在“育动能”上实现新突破。统筹园区10.06平方公里用地,通过城市更新、“工改工”等方式进行全面规划和整体再造,统筹财政资金和专项债,总计投资约5亿元对园区交通和环境品质进行整体提升,借力莞番高速年内全线贯通,推进一批成熟优质项目落地。

三是推进荷花文旅产业园在“促消费”上培育新项目。统筹园区8000多亩用地,做优做实荷花节、露营节、新春赏花行、洛阳牡丹赏花季等系列品牌活动,积极植入时尚潮玩、大型雕塑等元素,全力打造集自然景致、潮玩雕塑、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大湾区生态文旅新高地。

四是推动水岸新城在“提品质”上塑造新优势。统筹园区约5.2平方公里用地,以市十一中学为辐射支点,串联东深供水工程、虎尾岭、东江等优质资源,大力开展路网提质、环境提升、文体建设等品质提升工程,全面打造桥头高品质生活中心。

另外,桥头还将坚持以“工改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加快推动14宗试点项目工作进度,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大力拓展发展空间,为企业发展解决痛点难点堵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随着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消费市场将逐步回暖,春节也即将到来,桥头将以春节为契机,开展“国潮桥头·欢乐中国年”系列活动、“乐购东莞”促消费活动、新春赏花行等活动,给消费“主引擎”配上更多高质量“车轮”。

争资源 吸人才 抢订单

东莞日报:要实现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唯有迅速动起来、干起来。请问桥头如何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具体的工作措施?

翟耀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高质量发展是干出来的,桥头将抢抓机遇、全员出击,紧盯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新政策,努力将桥头更多工作纳入市的盘子,争取更多省级项目、市级项目和试点落户桥头。特别瞄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前做好项目储备申报,切实为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的硬件设施。

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赢得未来竞争主动的优势资源,是必须全力抢抓的战略制高点。我们将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大力实施“优才计划”,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合作,积极构建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平台,探索研发主体、转化主体、政府主体三者共建共享的利益分配制度,推动技术要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的深度耦合。

对外开放是东莞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也是桥头切入国际产业分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我们将用足用好市各类政策,积极组织本土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展抢单,推动“五外联动”取得扎实成效。积极组织企业参展,全面梳理广交会、产业科技博览会、跨境电商采购峰会、加博会等展会信息,积极组织镇内企业参加展会活动。全力稳住外资、吸引外资,加大外资企业走访力度,定期通过实地走访、视频会晤等方式拜访外资企业总部,了解企业发展战略,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进军大湾区 抢占桥头堡

东莞日报:今年是招商大年,桥头如何按照市委要求,学习先进城市经验,激发招商热潮,在招商引资方面有什么实招和打算?

翟耀东:去年8月,桥头召开招商大会,推介桥头投资环境、发展规划、产业园建设和重点招商行业,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投资桥头。“进军大湾区,抢占桥头堡”的主题一度成为东莞对外招商引资的“金句”。在我看来,今年将是招商大年,桥头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大力招商引资。在全民招商年,我们将树立强化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纳入“一把手”工程,推动从招企业向招产业链转变,加快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大招商”工作格局。

我们将制定明确招商目标,聚焦新能源(储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加快制定产业招商图谱,深入挖掘与桥头资源禀赋适配的产业项目,提高项目招商精准性。同时突出抓好储能产业招商,紧盯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储能赛道,发挥好桥头创建光伏发电试点、打造电动两轮车产业集聚区的政策优势,紧盯产业链利润最丰厚的环节,着力招引一批带动力强的“奶牛型”项目。

我们还将以主动之为迎发展之需,借力我市在德国、日本、阿联酋外经贸代表处及国内三大招商联络处优势,参照佛山、合肥经验,组建镇村招商队伍,由蹲点驻扎改为主动出击,主动开展登门招商活动,紧盯中科院物理所等科研院所,积极与高校及院系建立联系,深入挖掘产业化项目,支持引导科研团队在桥头创业。

我意识到,当前,桥头的招商队伍仍比较薄弱。我们将开展“经济大讲堂”活动,由经发、投促等部门带头讲解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情况,提升广大干部对新兴产业的认知水平。

同时,解决项目落地问题也是重中之重。我们将切实发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子基金作用,支持“厂房代建”“以厂房/租金入股”“先租后售”等多种空间合作模式,并在资金、政策、路径等方面予以支持。积极探索以市场换产业合作模式,比如利用好东莞千亿储能市场及电价差优势,大力招引储能产业项目。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