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东莞两会丨市政协委员朱海鹏:构建防治体系,进一步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

市政协委员朱海鹏是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也是东莞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委。他长期从事传染病临床诊治及研究,是传染病诊疗专家,擅长肝炎、肝硬化、HIV感染等疾病治疗,本次东莞两会,他从专业出发,带来了《加强宣传及防治,进一步减少东莞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的建议。

他介绍,病毒性肝炎在全球都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性疾病,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对公共健康的威胁”的目标,随后我国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蓝图,广东省也提出了健康广东的全面方案,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威胁都是其中的一大重点。我国目前距离这个目标还较远,根据当前形势及病毒性肝炎防治的进展,专家推测要到2050年左右才有可能到达这个目标。

具体到广东以及东莞,距离上述目标更远,“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我们临床研究中的发现结果都显示,我们的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在全国是较高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尽快达到WHO和国家的战略性目标,我们遇到的困难更大,我们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朱海鹏说。

具体来说,朱海鹏认为,东莞在防治病毒性肝炎方面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人们对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及危害认知还不够。大部分人还不知道我们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在8%左右,丙肝病毒感染率将近1%,甲肝、戊肝还不时有小的流行等情况。所以人们主动去检测病毒性肝炎的积极性不够,导致我们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率、治疗率都较为低下;二是一般的医护人员(特别是社区的医护人员)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治发展水平了解不够,他们还可能不了解“一部分乙肝病人是可以完全治愈的,绝大部分丙肝病人可以快速方便地治愈,甲肝、戊肝的感染对部分人群(如老年人、孕妇等)的危害非常严重”等知识。

临床工作中的朱海鹏

因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社会上加强宣传。建议由市卫生健康局牵头组织,市疾病控制中心、市第九人民医院(东莞市传染病医院)、各镇街社卫中心、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等组织机构参与,使用多种宣传模式,在各官方网站、各人群密集场所、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规范、准确地宣传。提高人们对病毒性肝炎的认知度,促进整个东莞市病毒性肝炎防治的水平。

二是在医疗机构中加强培训。由市卫生健康局组织,从市第九人民医院、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等机构抽调传染病学专家,到各镇街医院、社卫中心进行防治病毒性肝炎的专题讲座,提高整个东莞市医护人员防治病毒性肝炎的知识水平。

三是构建东莞市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体系。由市疾控中心组织,以市第九人民医院、市内有传染科的医院以及各社卫中心为防治重点单位,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病毒性肝炎防治网络。市传染病专家负责对社卫中心人员的培训、指导及实时解答各种疑难问题,社卫中心加强疾病宣传及疫苗接种。对确诊患者,由市第九人民医院及各医院传染病专科制定病毒性肝炎的诊疗方案后,病情重及复杂的继续在医院治疗,其余大部分病人可返回社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