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卫生健康系统新增21个市重点实验室!他们牛在哪?

医学的探索永无止境,一个真正优秀的医生,必定永远是攀登者。

 

临床科研是衡量临床医生学术水平的标志,没有坚实的科研基础,临床工作就是沙漠上的建筑,既不稳健,也没有后劲。把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医学发展真正为群众的健康服务。

 

近年来,东莞卫生健康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不但医疗服务能力迅猛增强,临床教学水平大幅提升,科研创新方面也不断突破,2022年全市医疗机构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达到18项。

 

图片

 

其中,市人民医院获得12项,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市东部中心医院也都有所斩获;市东南部中心医院还获得了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更加难能可贵。

 

而不久前,市科技局公布了2022年第二批认定的市重点实验室名单,东莞卫生健康系统占了14个,加上2022年第一批认定的7个市重点实验室,仅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就新增了21个市重点实验室。

 

图片

 

在这21个市重点实验室中,市人民医院以坐拥10个名列第一;市妇幼保健院拥有7个,排在第二;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占据2个,屈居第三;市第六人民医院、市东南部中心医院各占1个,并列第四。

 

图片

 

当然,最引人关注的肯定是东莞市BNCT精准治疗重点实验室,这一实验室成立于2021年3月,依托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及市肿瘤医学研究所建立,由李振华研究员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

 

图片

 

目前,该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硼药和硼药递送系统的开发与转化研究。通过开发自主品牌硼药及制剂,促进多学科交叉,拓展BNCT的应用,加大BNCT对其他重大疾病的治疗研究,并推进BNCT临床转化。

 

李振华表示,后期,实验室还将继续推进BNCT相关研究,开发合成多种新硼药分子,设计多种硼药递送系统,随后开展临床前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申请临床研究,推动BNCT技术临床转化应用。

 

图片

 

市呼吸和重症医学实验室设在市呼吸和重症医学研究所下,柔性引进钟南山院士团队、国家杰青姜勇教授团队、杨子峰教授团队,并成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协同单位、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病毒诊断推广平台首批建设单位和首批优秀单位,也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实验室”。

 

图片

 

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与出生缺陷防控实验室主要以市生殖与遗传研究所为依托,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生殖与遗传学领域取得丰硕成绩,包括省科技进步奖、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以及专利等多项奖励,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实验室负责人刘彦慧博士表示,实验室将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搭建好科研平台,整合研究团队,不断提高科研攻关水平和承担国家、省、市级重大项目的能力,降低东莞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图片

 

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主要针对心脑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心电生物学(基因、蛋白、细胞器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等心血管常见疾病开展研究。

 

传染病研究、肿瘤生物学研究、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研究、分子药理学研究(用于心血管药物、抗肿瘤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的药理学研究)、相关仪器和设备转化研究等也是这个实验室重要的建设内容。

 

图片

 

市慢性炎症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市东南部中心医院,聚焦慢性炎症防治,开展肺结核与肺炎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和炎症所致组织损伤修复策略研究等。

 

新的一年

东莞卫生健康事业

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已经吹响?

 

东莞卫生健康系统

在不断增加市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

未来还会有省重点实验室

甚至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医、教、研协同发展

助力健康东莞建设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