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高质量 奋力开新局 | 市城管局:以精细化、品质化、常态化为抓手,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出了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竞标争先的动员令,吹响了只争朝夕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动起来、干起来,进一步振奋了干事创业精气神,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2023年东莞两会,又一次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

一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离不开高质量的城市管理。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刘永定表示,全市城管系统将以片刻不能等待、片刻不能迟疑、片刻不能懈怠的状态,服务好我市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以及“全员招商年”的发展大局,以快干、实干、苦干开新局、争先机、拼服务、创未来,作出城管领域最大程度贡献。

以精细化、品质化、常态化为抓手

作为城市的大管家,东莞城管深感压力与担当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从经济大局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东莞融入“黄金内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迎来重要机遇,“全员招商”既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对城市综合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民生实事看,常住人口持续增长,硬件设施历史欠账多的问题愈发凸显,如何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对城市管理水平提出了更大考验。

对此,刘永定表示,今年全市城管系统要紧紧围绕“精细化、品质化、常态化”目标,持续巩固“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提升“有序、安全”的城市管理水平,拓展“美丽、时尚”的深度城市化内涵,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全面夯实“环卫保洁、城市品质、违建治理、燃气安全、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基础,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城市环境常净、城市景观常美、城市温度常留、城市文明常在。

精细化,就是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运用系统理论、明确责任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位体系、加强协同配合,实现各项工作扎实落地。

品质化,就是立足“双万”城市、瞄准匹配国际一流湾区的要求,将东莞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融入城市管理工作,打造具有东莞特色、与穗深港澳各美其美的品质形象。

常态化,就是要深化措施落地和执行,保持和发扬城管队伍卓尔不群、勇于追求的精气神,让城市环境每处、每地、每时都干净有序,让东莞市民的获得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加充实。

重点抓好九大方面工作

有了方法论,还要有施工图。如何将精细化、品质化、常态化的目标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刘永定表示,今年将重点抓好环卫保洁、城市品质、违建治理、燃气安全、队伍建设等九大方面工作。

立足“精细化”,东莞城管力争在营造干净整洁城市环境上干出新气象。加强环卫履约监管,强化合同执行,压实环卫企业责任,细化环卫作业指引,巩固环卫保洁成效。规范建筑垃圾管理,推进建筑垃圾管理立法,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建立建筑垃圾源头管控联动机制。提升垃圾分类水平,力争垃圾分类工作在国考中进入大城市第一档级别。优化服务方式,把“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优质服务”作为行动指南,规范“小微执法”模式,优化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机制,实现“小微执法”工作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升,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内容更丰富。狠抓片长制落实,按照“城管片长、门前三包、城市服务驿站”三位一体思路,以片长制为抓手,推动环卫保洁、园林绿化、违建治理、燃气安全等城管领域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聚焦“品质化”,东莞城管力争在营造美丽时尚城市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开展小城镇品质提升,持续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落地见效,认真落实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编制小城镇品质提升建设规划,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特色品质、治理能力等多方面实施“补短板、提品质”,微雕城市“边角料”,承载市民“微幸福”。积极推进公园城市建设。高标准迎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选,因地制宜推进口袋公园升级改造,实现“一社区一公园”全覆盖;对全市所有公园、绿地摸底排查,登记造册,对具备公共服务功能的公园绿地纳入管理体系,一体统筹、规范管理。提升城市“智”理能力,建好用好智慧城管(二期)各系统模块,加大智信APP的使用推广,提高全系统成员的使用频率;在全社会推广使用智信APP,探索全民有奖举报,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着眼“常态化”,东莞城管力争在营造安全有序城市环境上展现新作为。细抓大市政,不断完善市政设施。编制《东莞市城市家具建设指引》,城市家具提档升级;推动村(社区)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划线,增设隔离设施,做到有序停放;及时处理路面积水,规范设置施工围档,清理废弃设施,加强共享单车停放及六乱执法,提升慢行交通品质;编制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整治楼顶广告、遮窗广告、大型高立柱广告安全隐患,推动户外广告安全和景观双提升。严抓燃气安全。健全燃气监管机制,整治液化石油气行业秩序;抓细抓实入户安检,加强场站、管网隐患治理,计划完成4.8万户老旧小区“瓶改管”;抓实用好“深莞惠”三地黑气联动执法机制,严打“黑气”违法行为,力争全年不发生燃气安全亡人事故。狠抓违建治理。坚决保持“新增违建零增长”,小区违建“精准治理”,全年打造50个“无违建小区”示范点。稳步推进存量违建整治,统筹开展城管领域乱搭乱建专项整治,依职责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场所乱搭乱建分类处置拆除清理,全面完成省厅下达的3100万平米违建治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