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东莞两会丨市政协委员黄灼伦:建议将不孕不育诊治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市政协委员黄灼伦是民革东莞市委会委员、东莞市人民医院第一门诊部主任,作为医疗业内人士,他很关注呈增长趋势的不孕不育问题,本次两会,他提交了《关于将不孕不育诊治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建议》。

他介绍,2021年全国出生新生儿数仅为1062万,比2014年(1678万)下降了37%,出生率仅为7.52‰。出生率的快速下降使得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步伐加快,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想婚”“不想生”“生不出”导致我国新生儿出生人数降低的重要原因。

黄灼伦分析认为,出生率下降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孕不育率的持续上升,使具有生育愿望的部分人群生育困难或生不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不孕不育率已超过15%,在我国的发生率从20年前的3%上升到现在的20%,某些地区更高,大约每6对婚后夫妇就有一对遭受不孕不育的痛苦,而且呈上升趋势和年轻化趋势。

对于不孕不育人群,ART技术(即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不孕不育家庭的生育问题。ART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和体外授精,后者即试管婴儿技术,约30%不孕不育家庭需要借助试管婴儿技术。

ART在临床推广以来,在提高生育率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据广东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试管婴儿占总出生人口数的2%,2021年东莞市试管婴儿数量占本地区新生儿出生总数量的2.3%。ART诊疗费用人均约5万元,对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比较高的经济负担。因此,将不孕不育诊治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高生育保障水平,对东莞生育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黄灼伦建议,一是将不孕不育诊治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推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DRG付费”。按照疾病诊断、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因素,把患者分入临床病症与资源消耗相似的诊断相关组。在ART适应症中具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如长方案、短方案、超长方案、拮抗剂方案、微刺激方案、实验室技术包括体外受精技术、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等等,因此,可以根据这些分类进行科学付费。

二是给予不孕不育特殊人群适当补贴。不孕不育症及辅助生殖技术,不属于疾病治疗的范畴,我国没有明文规定对此实施补助,需要自费治疗。但我们可以对一些不孕不育特殊家庭给予生育补贴,这些家庭包括“失独家庭”、残疾军人家庭和贫困家庭等,保障其生育权利,增加生育机会。

三是合理控费。在ART诊治费用当中,其中促排卵药物和黄体支持类药物约占20%,检查检验费约占10%。推动国产药物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检验项目,对降低总费用是科学可行的。

记者了解到,此前已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类似的提案,针对“建议将不孕不育治疗纳入免费医疗的提案”,国家医保局近日答复称,将逐步把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减轻不孕不育患者医疗负担。相信东莞市政协委员黄灼伦的建议会逐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