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蔡白村北岛宽敞的道路上,两旁绿荫盎然,景色旖旎。这里除了有极具岭南水乡特色的湿地公园,还有休闲绿道,生态资源丰富。随着道滘全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蔡白村更被寄予了厚望,力争打造具有水乡特色的“样板村”。
以基础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蔡白村结合乡村旅游开发、都市休闲农业园建设、产业升级改造等方面,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保留农村原始风貌,发挥优势特色产业,将蔡白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示范村居。

一条拥有独特气质的绿道
“今天你拍了白鹭了吗?”在蔡白村北岛环岛路上,时常看到影友愉快地交流着,而这条路实际是一条休闲绿道。
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草丛生、卫生状况不佳的荒地。2017年,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改变蔡白北岛环岛路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差等问题,镇村两级投入约800万元,实施蔡白北岛环岛路贯通工程,该工程当年便落成投用。
蔡白村上口组的李敏洁是蔡白北岛环岛路的拥趸。她回忆说,蔡白北岛环岛路建成之前,是一片无人问津的杂草地,杂草高的地方足有一人高。过去,上口组的居民要出门健身和休闲运动,往往需要开车20分钟去水濂山或者更远一些的景区,多少有些不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蔡白北岛环岛路在景观建设上也花了不少心思。例如在路边的粤剧文化长廊,游客不但可以在廊道下休息玩耍,还可以通过廊道的展示板了解到道滘粤曲文化的历史。除了粤剧文化长廊之外,游客还能在蔡白北岛环岛路上看到棚架、凉亭等景观节点。

“这条环岛路定位为休闲绿道的同时,也兼顾了机耕路的功能。”蔡白村党委书记蔡剑豪说,上口组种植有800亩冬瓜,因此还专门建设了一条1.8米长的机耕路与绿道相连,一方面满足了农民耕作的需求,同时也让游客能够从绿道走到田边,近距离感受岭南水乡的田园风光。
李敏洁说,每天早上或傍晚,她都会到蔡白北岛环岛路上慢跑。这条道路不但离家近,环境美,而且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多方便。

“拆违治乱”扮靓美丽乡村
“以前彭辣组灯少路黑,晚上都不敢出门。现在环境变好了,又有一批运动场地,村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6月的一个午后,正在篮球场休闲的彭辣组村民李婆婆如是说。
其实,村篮球场只是蔡白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之一。近年来,蔡白村积极响应号召,围绕“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示范村”等建设内容,新建、翻新了一批基础设施,乡村实现旧貌换新颜。
谁能想到,前些年,村里遍地都是违章窝棚,垃圾杂物遍地。“当时蔡白村乱搭建窝棚、沿河违章建筑、临街违章广告等情况较多,而且部分钉子户不配合,这让清拆工作遇到不少阻碍。”蔡剑豪表示,该村首先全面排查、统计违法建筑面积、涉事村民,并发出告知书,劝导村民自主清理。整治过程中,村民都能理性对待整治工作,使整治行动得以顺利开展。
“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打响后,蔡白村开启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颜”记。2019年蔡白村对彭辣组56户村民非法占用的集体土地、农田鱼塘进行了清理,涉及土地总面积约3600平方米,违法搭建物总面积约1750平方米。2022年开展“回头看”行动,清理拆除窝棚 145间。
一系列举措下,昔日的窝棚不见了,留下绿油油的菜田、硕果累累的黑皮冬瓜,美丽的田园风光让人眼前一亮;昔日的违法建筑不见了,一河两岸水乡景色宜人。
随着环境的变化,蔡白村抢抓创建水乡特色示范村机遇,先后完成了一期和二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涵盖蔡屋、彭辣、上口组公园、篮球场、停车场、公厕、一河两岸等项目的升级改造;二期工程建设重点项目包括蔡屋村史馆、龙船窝鱼塘升级改造、村组休闲设施增设以及村组道路升级改造等。
今年,蔡白村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主要抓手,提升北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统筹南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计划。正在对辖区所有河道进行全面管治,对排渠进行清淤;聚焦背街小巷、房前屋后清理盲区等方面,对乱堆乱放、乱排乱倒等乱象进行整治。

“乡村振兴项目的开展,将吸引更多人来投资、消费,从而带动村经济发展。”蔡剑豪表示,接下来,将在产业上重新规划调整,统筹北岛用地,扶持农业观光发展,探索“水岸公园+特色村居”的乡村振兴模式,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断提升乡村品质内涵,打造“最美蔡白”特色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