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145个揭榜申报项目、全市33个镇街(园区)教管中心和40所市直属学校全覆盖,整合成10个全市重点项目,组织44个揭榜单位组团攻关、遴选优秀等次项目典型案例30个、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制度成果……东莞市教育系统今年继续深化攻坚揭榜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着力破解身边的教育难题,加快推进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全市教育更优质、更公平、更安全、更持久服务支撑城市发展。
3月23日上午,东莞市教育局召开2022年东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攻坚揭榜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部署会。会议总结了2022年改革攻坚揭榜工作,交流改革经验,部署2023年教育改革攻坚工作,全力加快推进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
根据计划,东莞市教育系统今年继续遴选30个基础较好、成长性强的重点改革项目,集中优势力量攻关10个难点项目,挖掘亮点,形成一批可供复制、可供推广的成果经验,不断增强东莞教育知名度、美誉度。通过持续推进改革攻坚,不断增强东莞教育竞争力影响力。

44个揭榜单位组团攻关
构建起项目闭环管理机制
过去一年,对教育系统来说是极不平凡、收获满满的一年。
“一年来,我市教育系统聚焦教育领域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创新改革形式,印发实施《东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攻坚揭榜活动工作方案》,首次在全市组织开展教育改革攻坚揭榜活动。”市教育局副局长杜润江表示,此项行动有效凝聚起基层强大力量,推动全市教育改革工作走深走实,呈现出全市域发动改革、全系统参与攻坚的生动局面。
揭榜项目基本实现镇街直属学校全覆盖、构建起改革攻坚项目闭环管理机制、涌现一批改革攻坚的先进典型,这些都是最好的佐证。
揭榜申报项目期间,全市便收到了145个申报项目,实现镇街和市直属学校的全覆盖。经综合评审,最终有139个项目进入改革攻坚榜单。为集中精力、寻求重点突破,市教育局改革办对申报项目进行了整合,形成10个全市重点项目,组织44个揭榜单位组团攻关,形成了广泛动员、突出重点、参与面广等改革特点,全市教育系统掀起万马奔腾、热气腾腾的干事创业热潮。
有了改革攻坚目标,如何落实到位?市教育局改革办统筹组织,编辑改革简报5期,汇总季度进展台账417条。市教育局各指导科室加强督导,组织开展项目评估验收,合格率达100%,评选出30个优秀等次项目。组织编写优秀等次项目典型案例30个,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制度成果,为全市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注入源头活水。

涌现一批改革攻坚先进典型
交流碰撞共谋发展促提升
有科学清晰的目标,有体制机制的保障,东莞教育这场改革攻坚战势如破竹。在教育统筹、推动师生成长、评价改革、转型提升等方面涌现出一批改革攻坚的先进典型。
在教育统筹方面,松山湖园区高效统筹推进“1+9”功能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行先试推行集团化办学飞行导师、区域教研体系建设等创新举措。莞城街道强化区域资源统筹,推动实现区域教育集团全覆盖。中堂镇主动实施“村镇合作”创新公办园建设路径,茶山镇创新特教班融合模式。
在育人变革方面,东莞中学加快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定发布高质量发展“1+1+8”行动计划。长安镇、东莞市商业学校、东莞外国语学校创新思政课建设,共同打造高质量“品质课堂”。企石镇、松山湖园区提升作业设计效能,推动校内减负提质增效。
在推动师生成长方面,石龙镇创新镇域教师引育机制,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构建校级教师发展中心良师培养机制,东莞市第一中学构建幸福心理教育安全防护体系,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莞城街道打造“互联网+教育亲子云课堂”,常平镇、可园中学等打造家校社共育新样态,切实提升协同育人实效。
在评价改革方面,石碣镇、大朗镇创新劳动教育评价机制,麻涌镇举全镇之力推行学生五育评价改革,樟木头镇构建形成“三位一体”小学生德育综合评价体系。在产教融合方面,市电子科技学校探索推进中高企贯通育人,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2022年学生参加国赛获得3金1铜。东莞理工学校推进多方协同育人高水平基地建设,市轻工学校探索打造轻工类专业发展范本。
在转型提升方面,长安推动民办规范提质,石碣镇成功推动民办学校转型升级,松山湖学校依托“莞易学”平台打造名校网络课堂。塘厦镇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破解重建设轻应用的信息化建设难题。
会上还精心设置了颁奖和分享、点评环节,共谋发展促提升。市教育局对2022年评估验收获得优秀等次的项目颁发了证书,松山湖、石碣、石龙、塘厦等4个镇街代表,东莞市第一中学、市电子科技学校两个直属学校代表,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发言。研评中心、教研室、继教中心、信息中心、德体卫艺科、职高终科等指导科室也作了简要点评,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探讨中凝聚行动共识。

集中“火力”攻关10个难点
努力为全省做出“东莞示范”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教育改革工作意义重大。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改革攻坚对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增强推进改革攻坚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1月9日,省教育厅同意东莞市立项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示范区实施周期为3年,要求围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两大核心关键任务,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镇街(园区)教管中心和直属学校要以改革攻坚揭榜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有效举措,努力为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蹚出新路、做出“东莞示范”。
今年,东莞将继续深入开展改革攻坚揭榜活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小切口”和示范性相结合,计划遴选出30个基础较好、成长性强的重点改革项目,集中优势力量攻关10个难点项目,挖掘亮点,形成一批可供复制、可供推广的成果经验,不断增强东莞教育知名度、美誉度。
立体保障务求改革落地见效
让群众在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
具体到落地上,东莞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谋篇布局。不仅要聚焦关键领域精准发力,要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突破,更要聚焦群众期盼提升实效。
比如说,突出示范引领,在党组织达标创优、学前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普惠融合上下功夫,坚持目标导向,紧扣时间节点,深入实施一批示范型改革;突出目标导向,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塑造中小学科学教育新优势、打造“莞邑良师”品牌等改革重点,持续推动“莞建联学联建”、思政课金课、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统筹发展、集团化办学改革、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育、教育评价改革、“双特色”优质普通高中、数字化赋能等改革项目,深入挖掘形成亮点,力争打造成为全市教育改革攻坚工作标杆;坚持问题导向,打通痛点、堵点,实施“小切口”改革,以改革“一子落”带动发展“全盘活”,全面提升基层教育改革攻坚效能,让群众在教育改革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会议要求,要稳中求进全力推动教育改革攻坚揭榜工作落到实处。揭榜单位要成立工作小组或指定机构统筹推进,确保经费有保障、人员有落实、事项有督导。要对照攻坚方案、任务清单、时间节点,集聚党员干部领衔攻坚,务求改革工作落地见效。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每季度督办一次改革攻坚进度,每学期至少实地走访1次。揭榜单位要建立常态报送机制,每季度向局改革办报送一次工作进展台账。同时,做好典型经验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争取尽快形成一批富有成效的改革经验,并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共享改革成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