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水乡新城片区“品质课堂·融合创新”科学教学视导活动在洪梅举行

为努力打造“品质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科学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落实,4月11日上午,东莞市水乡新城片区“品质课堂·融合创新”小学科学教学视导活动在洪梅镇中心小学举行。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何建东、水乡新城片区各镇科学教研员及科学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设置了优秀课例展示。第一个课例《平直的梁桥》由洪梅镇中心小学江胜昌老师执教。本节课江老师以学生熟悉的洪梅西站轻轨站桥图片导入,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的情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缩小桥墩距离和增大桥面厚度能增加桥的承重能力,引导学生观察、质疑,思考,在动手实验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认识“梁”的结构和作用,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发现带有“梁”结构的事物,加深认识。江老师的课例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关注学生的合作探究,从实验中得到结论,这种上课方式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气氛十分活跃。

第二个的课例《运动与摩擦力》由洪梅镇中心小学赵双仪老师进行展示。赵老师首先创设推箱子的情景和设计比赛的环节,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让学生感知摩擦力的存在,从而引出摩擦力的概念来导入课题。接着运用视频直观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结合练习,让学生加强巩固,为下一步动手操作作准备。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积极开展实验操作,小组内做到分工明确,认真记录,并根据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最后赵老师将摩擦力的知识拓展到生活当中,引导学生讨论增大或减少摩擦力的例子,从而感知摩擦力对生活的影响,体现了科学概念从课堂走向生活的理念,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为生活创造美好。

展示课后,各镇街教师就课例的亮点和不足各抒己见,气氛活跃。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何建东老师对两节课作了精彩的点评,肯定了两节课注重科学的实践性和严谨性,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同时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何老师表示小学的科学课要重视引导学生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表达,去发现,去总结,要培养学生批判性质疑的能力。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何建东对展示课作点评

洪梅镇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叶润安也表示,通过本次活动,教师的课堂教育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为今后科学教育工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接下来,洪梅镇将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建设高质量育人体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