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热线|市科技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4月15日上午,东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卓庆带队做客阳光热线,介绍市科技局如何以科技创新赋能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上将有哪些具体措施,并解答市民和企业在高层次人才招引、科技创新创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30415111317.jpg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是东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卓庆介绍,今年市科技局将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关键词,以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持续为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加速。

1提升创新平台体系支撑能力

1641369886613158.jpg

东莞将聚焦源头创新能力提升,支持高校、科研平台开展新材料交叉科学的基础前沿和产业应用研究,进一步增强松山湖科学城物质科学研究优势。强化大科学装置“建用并举”,推进散裂中子源合作谱仪建设,持续促进大科学装置的开放共享。强化我市实验室体系建设,争取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南方基地,支持东阳光药业研究院等平台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激发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活力,持续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年内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3%,切实增强企业技术攻关能力。

2强化产业核心技术攻关

改革市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机制,加快出台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办法,组建市重大科技项目库,建立高位调度、全链条管理服务机制,争取今年推动15个重大科技项目落地产业化。进一步推进实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攻关项目“揭榜挂帅”组织方式,推动“链主”企业在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领域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联合攻关。

3全力壮大科技创新主体

高度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探索形成支持瞪羚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模式,力争今年高企数量突破9500家,瞪羚企业培育库规模达到400家。强化科创人才引育,以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为抓手推进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年内培养不少于500名卓越工程师。

4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和科技招商

微信图片_20230216140728.jpg

扎实推进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滨海湾国际开放创新创业社区、声学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为优质科技成果落地提供保障。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核心资源,打造东莞市新材料创新园,推动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以“千企百校行”产学研系列对接活动为主线,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精准招商。

着重培养卓越工程师

人才是强国之本,高层次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自2017年以来,我市启动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推动了449家企业和科研机构与160多所国内高校院所合作,吸引了3100多名研究生来莞联合培养(实践)。今年,东莞将以产业真实需求为牵引,推进组建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

微信图片_20230415111320.jpg

据介绍,市科技局一方面将强化校企供需对接,目前已广泛征集华为、Vivo、小天才、生益科技等110家重点企业近500个工程硕博培养需求,将携企业需求和上级招生指标赴高校进行供需匹配。另一方面,围绕教育部提出的“教学实践、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四大核心任务,完善卓越工程师研究院组建方案,尽快推动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设取得实效。

(记者 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