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大思政教学”学术交流暨教学成果推广活动在莞举行

5月25日下午,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东莞市教育局承办、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东莞市商业学校、广东省曹永浩名校长工作室协办的“2023年广东省职业教育周活动’大思政教学’学术交流暨教学成果推广”活动在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圆满举行。

本次活动聚焦“大思政教学”,通过专家主题报告与学术沙龙,深度分析大思政教学的创新特点,广泛宣传和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泽文在活动中表示,近年来,东莞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建成了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重点职业院校,建设了一批紧贴东莞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骨干专业,培养了一批德技双全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本次活动安排在东莞,既是肯定,也是鞭策和激励,希望能进一步助推思政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专题报告环节,来自东莞市商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曹永浩,佛山市顺德区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党政办主任赖明霞,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詹敏玲,广东省中职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汪永智等四位嘉宾结合获得的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分享了成果模式与实践经验。

曹永浩对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特等奖《“演唱+演讲+故事”情境式网络化的思政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进行了宣传及推广,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缺乏认同度、吸引力、实效性问题,通过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演唱+演讲+故事”情境式网络化的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情境式网络化的思政课堂教学新理念”,开发了“三贴近”(贴近实际、生活和学生)的思政教学校本课程,打造了“好听、好看、好学”的情感型高效思政课堂。

赖明霞分享了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一等奖《“志愿100”中职学校德育特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通过以“活动+课程”的方式,形成了“4344”实践模式,引导中职学生成立志愿服务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精神得到滋养、技能得到提升、自信得到增强,培养工匠精神,达到全面发展。

詹敏玲作《真研究 真实践 真坚持—方得始终》的专题报告,分享了“四四五五”德育模式的创新实践,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切实解决了内地新疆中职班德育管理问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困难。

汪永智以《十五年坚持不懈带领中职思政课教师探索前行——广东中职思政课教师“三阶三融”教学能力提升模式的创新实践》为主题,介绍了“三阶三融”模式研究实践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模式解决的主要问题,并通过理论实践创新作出的突出贡献和产生的深远影响,为思政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指明了道路。

新课标后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如何做好中高职衔接,思政课教学如何更好与当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相结合?活动中,与会嘉宾围绕这些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分享;话题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课堂,直击思政课教学改革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