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不同城市、不同行业。街道、社区、校园、企业园区、田间地头……他们用通俗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事例,传递党的好声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们就是宣讲员。广东宣讲推出“2023宣讲说”栏目,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宣讲员背后的故事。
她是一线的思政教师,自2015年担任东莞市东城街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员后,她便开始思考,怎么样宣传好党的理论政策,让党的创新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此,她进行探索和实践,开创了“有态度”“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六有”基层理论宣讲模式。在宣讲中,她将“问题”变成“课题”,又以课题研究反哺宣讲。她就是张书玉,东莞市的一名一线思政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基层宣讲员。

·“有态度”的宣讲课堂 ·
“ChatGPT对人类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一个月前,张书玉在思政课堂上组织了一场关于ChatGPT的讨论。学员们积极踊跃上台发表观点,课堂气氛活跃。这正是张书玉在思政课堂上开设的“有态度”思政时事讲堂,让学员主动参与课堂。

张书玉授课课堂实录
在张书玉看来,常规的宣讲方式,学员的参与性并不高。开设思政时事讲堂,学员从多个角度评析社会现象,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讲述自己的见解,观点鲜明,既有时效性,也有思辨性。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思政时事讲堂在张书玉的学员中比较受欢迎,学员普遍反映自己的参与度很高,学习的收获也较大。“通过这种形式,学员动起来了,我的课堂活起来了,党的创新理论可以很好地融入这种情境式的思政课程当中,更好地把理论讲透、讲深、讲活。”
在案例选取上,张书玉紧跟时事热点,既有“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奥运精神”“祖国统一”“脱贫攻坚”等时政热点,也有和学员息息相关的“双减”“双碳”“AI”等热点话题,还有对人生选择相关的话题。“通过打造‘有态度’的思政时事讲堂,让党的创新理论充盈学校育人空间,让学员坚定理想信念,引领他们砥砺奋进,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有价值”的课题研究 ·
在宣讲过程中,张书玉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并把这些“问题”变成研究的“课题”。

东莞市东城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志愿宣讲活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各地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张书玉发现,目前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单薄,学习路径单一。于是张书玉申报了《党团共建 孵化培育——基于国家认同的党史教育实施路径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她带领课题组走进了校园,实地调研,设计了重走长征路、跟着电影学党史、采访老党员、合唱一首红歌等党史学习教育实施路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厉害了 我的国》等红色电影都在课题组推荐的家校共育学习名单上,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了电影,还交流了心得。课题组搜集《党史学习教育实施路径作品集》成果,形成党史学习教育区域影响力。
2022年,在宣讲过程中,张书玉又发现东莞市东城街道的东泰社区存在“外来人员多,居民群众生活习惯存在差异”等问题,老龄化问题日显突出,给社区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于是张书玉申报了课题《“品质东莞”视域下探索“党建+”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的实践研究》,积极探索“党建+”社区智慧养老模式,以社区内各小区为落脚点,整合资源,依托中海物业的社区党建基地、社区老年大学和老年人活动群体平台等,探索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发展的新路径,把社区老年大学打造成为社区老干部工作品牌的亮丽名片。

张书玉参加“送课下基层”活动讲座现场
今年,张书玉又申报了一个课题——《老城区历史文化保育的典型案例》,这个课题的灵感来自她的文化自信主题的宣讲。张书玉走访调研后发现,东莞市东城街道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榴花公园、温塘革命烈士陵园、中共东莞县委机关遗址等。“只有文化活了、创新了,才能进一步赋能高质量发展。”
课题研究从实践中来,又反哺到宣讲中去。在张书玉看来,自己的课题研究中的那些真实案例,为宣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宣讲变得更加鲜活立体,对宣讲产生非常大的效用。“讲起来特别有老百姓的味道,老百姓更能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变化、发展。”
· “有对象”的主题宣讲 ·
作为一名基层宣讲员,张书玉积极参加“送课下基层“活动,把宣讲开到学校、开到企业、开到田间、开到车间……深受学员们欢迎。

东莞市东城街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团员受聘现场
宣讲内容也需“量身定制”。在张书玉看来,自己宣讲的对象包括学生、工人、百姓等,他们的理解接受能力、文化层次、关注重点都不同,要了解宣讲对象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张书玉进企业宣讲时,她会宣讲党的政策,重点解读经济政策,宣传政策红利,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当台下的观众是普通老百姓时,张书玉会用“百姓话”进行宣讲,把高大上的理论政策,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选择老百姓感兴趣的话题切入,让老百姓听得进、用得上。去车间宣讲时,张书玉会从一些优秀青年的创业故事切入,激发车间员工的实干热情,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张书玉宣讲的故事还在继续,有一种力量激励着她前行。某次宣讲中,张书玉遇到过一位80多岁的老党员,老党员说自己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来参加宣讲活动,因为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老党员用实际行动给她树立了榜样,照亮了她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