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宣讲说 | 扎根基层的东莞记者王钰珏:从“要我讲”到“我要讲”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不同城市、不同行业。街道、社区、校园、企业园区、田间地头……他们用通俗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事例,传递党的好声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们就是宣讲员。广东宣讲推出“2023宣讲说”栏目,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宣讲员背后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她成为了一名记者。20年来,她在基层“扎下深根”,用镜头、文字、语言,记录城市文化的传承及发展。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东莞市长安改革开放成就展参观时,她向习近平等国家、省市领导作现场讲解。2019年,她多了一重身份——宣讲员。五年来,她将基层宣讲与本土故事有机融合,将理论讲出“时代特色”“本土味道”,并荣获2022年度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她就是王钰珏,东莞市长安镇文化服务中心融媒体组组长,东莞市记者协会理事,东莞市长安镇莞邑百姓宣讲团成员、长安朗诵协会副秘书长。

从“接纳”到“争取”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营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热烈氛围,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当年6月,东莞市长安镇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百姓宣讲,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百姓宣讲员站上讲台,讲述自己和身边的故事,王钰珏就是其中一员。

一个月前,王钰珏收到通知——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百姓宣讲活动。第一次收到这样的通知,她内心忐忑不安。在王钰珏印象中,自己以前一直都是观众,听专家、学者在台上讲。在她看来,宣讲活动应该是邀请教授、专家,自己一个普通老百姓应该讲什么呢,她花了很长时间去想这个问题。

最后王钰珏决定讲自己和长安的故事。从2002年成为记者起,她便开始积累故事,这些故事中,有长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普通老百姓学习进步的喜悦、事业丰收的成功以及爱情的甜蜜。王钰珏从中选取了5个不同类型的故事,有好玩的、惊险的、温情的、奋斗的、自豪的,她想通过这些故事让观众感受长安发展的变化。宣讲过程中,台下时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给王钰珏极大的鼓舞。“我是捏着一把汗上去的,但分享完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轻松的过程。我希望能和更多人分享我的故事,让每个人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家园的美丽、祖国的富强。”

从“接纳”到“争取”,参加完宣讲后的王钰珏,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钰珏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了宣讲,“虽然每次宣讲前都要花大量时间去准备宣讲稿,一稿、二稿、三稿……一直修改到八、九稿才能定稿,但在打磨稿件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和进步。”

5年来,王钰珏先后参加了东莞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莞邑百姓宣讲”、东莞市“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东莞市长安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姓宣讲活动、东莞市长安镇建党100周年宣讲活动等,听众达数万人。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莅临东莞长安考察,在东莞市长安改革开放成就展参观时,王钰珏勇担重任,向习近平等国家、省市领导作现场讲解,圆满完成工作。

“通过我的宣讲,大家感受到了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王钰珏想讲好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长安镇发展的新成就故事,让长安镇的人民更加自豪,更加自信。百姓宣讲从百姓的视角,讲述百姓的故事,能让听众产生共鸣,也增强百姓的文化自信。

从“理论政策”到“百姓语言”

宣讲“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王钰珏看来,台上讲的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台下老百姓不一定能听得懂。于是她把政治话语转化为百姓语言、学术话语转化为生活语言、书面语转化为口语,将理论讲出了“时代特色”“本土味道”。

一次宣讲中,有名宣讲员在台上唱了几句歌词,观众热情高涨,现场气氛热烈。于是王钰珏开始思考,宣讲中加入一些文艺的形式会不会更好一点。她在宣讲中加入方言、快板等形式,挖掘了“情景式”“文艺式”“互动式”“沉浸式”等多种宣讲形式。

“暖暖的春天,当然和绿道更配!在我身后就是莲花湖绿道,这里可见山可亲水,移步易景,处处有惊喜。进入绿道景区我们要做好防护哦,走!”这次,王钰珏把宣讲课堂搬到东莞长安绿道,这是她第一次尝试“沉浸式”宣讲。本次宣讲让观众走在绿道中,一起见证了“绿道之城”建设成果。市民莫先生认为这种宣讲形式新颖:“很久没有出来了,空气很清新,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非常好。”

从“我想讲什么”到“群众想听什么”

宣讲正在走向“精细化”。“以前是宣讲员讲什么我们听什么,现在是我们想听什么,宣讲人讲什么,这次的宣讲就是我们点的单,都是我们需要的,很实用。”宣讲结束后,台下观众深有感触。目前,东莞市长安镇百姓宣讲团提供“点单式”宣讲。宣讲团根据不同的单位、社区、企业等建立了宣讲主题清单,单位邀请宣讲团时会收到主题清单,他们选定主题后,宣讲团再进行宣讲。王钰珏认为这种“点单式”宣讲比较有针对性,能够很好地满足群众需求。

王钰珏慢慢适应了这种模式。在她的职业生涯中,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鲜活故事,都会积累下来。宣讲现场,也是收集故事素材的宝地。王钰珏会主动找其他宣讲员聊天,通过他们发现一些新的故事。渐渐地,王钰珏在自己大脑中建立起了宣讲的素材库。“讲改革开放的主题,就找一些改革开放的故事。去到企业,就讲某个企业打拼的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也是全年宣讲的重点。在王钰珏看来,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体,但高质量发展除了企业,营商环境、城市建设、人文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准备了几个故事,从故事切入,大家可能会比较容易接受,而且都是真实存在的,身边的变化更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