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广东省工信厅了解到,省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通过企业名单已进行公示。若公示无异议,东莞将新增8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届时,东莞“小巨人”总数将达172家,排名全省第二(不含深圳市),数量占广东省第五批“小巨人”总数约四分之一。
专精特新企业主要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而“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企业里的最高水平行列,具有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企业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等特点,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东莞发展实体经济、夯实工业化基础、建设制造强市的重要举措。小块头释放大能量,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有效促进了东莞工业企业质量和效益提升。
2019年起,东莞市着手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工作,并于2021年上半年印发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及培育方案,靶向配置资本、技术、人才、空间等资源要素,形成梯度培育格局,分类促进优质企业做精做大做强,加快培育步伐。
截至今年上半年,东莞共培育了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4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193家,这些企业呈现出成长性高、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充足、产业集聚化发展等特点。
尤其是“小巨人”企业处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为东莞强链稳链发挥关键作用,为东莞激活创新活力发挥示范效用,也持续为东莞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价值链高端化提供了澎湃发展新动能。
2023年东莞市“一号文”中还提出,要支持制造业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完善国家、省、市三级梯度培育体系,争取到2023年底全市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不少于13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2000家,累计培育认定各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0家以上。
此次公示无异议后,东莞“小巨人”企业数量将达到172家,远远超出既定目标。
东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东莞就十分重视“小巨人”企业的挖掘和培育,政策扶持外,还组织了多批专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指导、开展政策宣讲、辅导企业积极申报。
接下来,东莞市工信局将全力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构建“国家-省-市”三级培育体系,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全流程”服务体系和镇街服务专员机制。同时,全面落实国家、省、市三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体系,促进提升东莞市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带动全市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