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是公司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不断紧跟时代进步的发展而改变,是一项不断革新的工程”。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易集团”)企业技术中心主任白燕涛说道。
作为一家有50年发展历史的老牌设备制造企业,信易集团通过数字化转型,真真切切尝到了抓住数字经济风口带来的甜蜜果实,降本增效的同时,还转型做起了智能装备供应商和智能生产方案解决商。从传统制造企业到数字化服务商,信易集团给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哪些启示?
▲信易集团智能监控平台
生产数字化,产值翻番
信易集团专注于智能注塑装备与系统领域发展五十多年,现已成为一家集科研、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世界级塑胶机周边机械制造商,全球布局50多个国家(地区)、300多个营销网点、拥有6大生产基地及1个企业技术中心。
信易集团较早就开始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布局。信易公司行政经理李国贤介绍,公司从2010年开始上线sap数字化管理系统,2017年开始上线生产管理系统MES。
通过生产管理系统,小一台设备,大到整个工厂,原料处理、温度设定等生产数据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上传,由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帮助提升生产效率。
白燕涛解释,“从MES系统下了一个工单后,信息进入控制系统,机器就会自动工作进行切换,不再需人工调配和操作。”
信易集团的智能注塑监控平台上,上面有企业名称、加工时间、项目分析、项目总设备数、项目在线设备数据以及项目故障设备数等一系列数据,公司生产的整个过程一目了然。
作为一家传统塑胶机周边机械制造企业,从财务一体化开始,实施生产制造智能化,通过实施MES、装备云、WMS系统并与SAP生产制造管理进行集成,实现设备上云化管理、物料数字化管理、生产流程一体化闭环管理,生产现场作业数据透明化、工艺管理流程化、产品质量智能追溯,应用建设完成塑胶辅机行业生产制造数字化平台,生产效率得到质的飞跃。
据统计,近五年,信易集团人员减少30%,产值却翻了一番,平均利润率每年增长10%。
“最直观的就是工人效率,部分生产线上只需2名工人即可完成此前6人的工作量。”李国贤介绍,近年来,企业从总人数1000多人下降到700多人,但产值却成倍增长。
▲智能车间
数字化服务,带动上下游协同作战
数字化转型带来直观的收益,但如何数字化转型?从何下手?有何可依赖的路径?
李国贤表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需要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一定的产业基础与技术业务骨干人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以及运转磨合,是一场长期的赛跑。“这当中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李国贤介绍,信易集团的生产管理系统从2017年就开始上线,但到目前仍只是测试阶段,中间经历了反反复复的上线、下线,不断调试、完善。
基于在智能注塑装备与系统领域长期耕耘的基础,以及企业自身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信易集团也拓展业务,做智能装备的供应商和智能生产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企业在提供定制化智能设备的同时,也为设备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包括软件+硬件为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
白燕涛介绍,信易集团2019年推出了智能注塑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极大满足了需求方对产业布局以及数字化提升空间的要求,是企业数字化产品的代表作,得到了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产业等行业龙头的认可。目前,信易集团一年卖出300套该方案,订单金额从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
“用上我们的解决方案后,生产就能实现让人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白燕涛说,事实上,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不仅适用于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只有10多台设备的小型企业都可以用。“反而大型企业会自己建设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中小型企业会更多用我们的解决方案。”
面对数字经济浪潮,信易集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白燕涛表示,信易集团将继续加大产业基础的投入,新增一座现代化工厂,提供产能基础。同时增加自动化基础方面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柔性线、高端数字化设备等。“我们也将继续加大在数字化方面的投入,新工厂建立一座现代化立体仓库,继续深化SAP、MES、WMS、SRM、CRM、PLM、BI等数字化系统,打造出效率更高、更完整的塑胶辅机行业生产制造数字化平台”。
对外赋能方面,信易集团将通过实施设计研发数字化,通过建设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PLM系统并集成3D设计软件,构建标准化研发数字化体系,打通设计和生产,纵向集成的数据总线,构建研发制造一体化。同时打通从采供供应、生产制造、销售管理数据的信息管理通道,实施产供销协同,带动上下游整个产业链数字协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