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进一步优化市产业转型升级基地管理工作有关规定》正式印发,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基地管理服务,加大基地招商引资扶持力度,继续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2013年起,为破解土地开发强度高的瓶颈问题,东莞出台了《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基地认定和管理试行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有产权、低成本的发展空间。截至2023年10月,全市认定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共有9个。产业转型升级基地的认定在创新产业空间开发利用、集聚产业创新资源、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此次印发的新政策,进一步明晰和规范了基地相关监管运营。主要从基地资格认定、企业入驻审批、产权分割销售、不动产权证办理、完善后续监管、处理历史遗留以及其他补充事项等方面延续和优化原政策内容。
其中,原有政策规定税收贡献标准“入驻企业税收贡献达到连续两年平均税收不低于1000元/平方米”,办理条件门槛过高。新政策通过解决一部分优质企业办证问题,将有利于增强基地入驻企业办证信心,引导一批企业上规纳统并逐步达标办证,缓解产业转型升级基地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基地良性发展。同时,直接办证将有效吸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优质潜力企业等入驻基地,购买厂房,扎根发展,有利于基地招商引资。
2021年,东莞市工信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基地企业纾困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基地企业纾困政策出台后,市场认可度较高,已推动凤岗天安数码城和凤岗都市智谷两个基地整体达标办证,累计共400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70家)符合办证条件,涉及590个单位;同时协助其他未整体达标的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共68家企业办理不动产权证,其中规上企业63家。当前,东莞致力于扩大招商,放宽准入条件。因此,此次新政策也延续了纾困政策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