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实施消费品工业“数字三品”三年行动方案》印发

消费品工业是我国重要民生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是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在吸纳就业、出口创汇、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前,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科学技术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东莞市实施消费品工业“数字三品”三年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加快建设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推进消费品工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实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促进东莞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示范带动标杆,推动消费品工业稳健发展

根据《行动方案》,结合东莞市产业特点,全市消费品工业分为四大方队,按不同侧重推动“数字三品”。其中:

第一方队为规模优势领域,聚焦服装、食品、造纸及纸制品等产业,以巩固优化千亿级产业为目标,通过数字赋能,推动敏捷研发、提升生产效能、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业质量、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

第二方队为智能消费领域,聚焦与我市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两大产业息息相关的消费品工业,如电子消费品、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等产业,形成信息消费融合类新业态新商业新模式;

第三方队为文体休闲领域,聚焦从事户外运动休闲娱乐而使用到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消费品,如轻型出行工具、户外运动装备、便携储能装备等产业,通过5G、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助推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

第四方队为特色消费领域,聚焦具有创意设计、时尚个性、智能制造和品牌体验等特征,并有较好产业基础和潜力的消费品工业类别,如潮玩玩具、康辅养老、婴童用品、宠物用品等,在融合数字形态、前沿技术基础上,加大品种创新、进行品质提升、创立活力品牌。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消费品工业稳健发展,数字化转型意识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增强。

消费品工业稳健发展,着眼3-5年中长期,培育4个年产值千亿级产业、2-3个500亿级产业、3-5个100-500亿级产业,培育3-5个小而精的特色产业;数字化供给侧不断壮大,助力1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完成高质量建设,通过平台入库上架50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数字化普及率显著提升,创建东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通过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不少于2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其中规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上比例达到95%,打造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应用场景标杆示范。

三大路径实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为推动全市消费品工业数字化转型意识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增强,《行动方案》提出三大路径9条具体举措。

数字技术“增品种”。提升数字设计能力,推进消费品领域工业设计中心和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提升行业数字化设计水平;开发创新智能产品,以技术推动产品创新,以需求带动产业革新,开发更多聚焦在规模优势、智能消费、文体休闲和特色消费等领域的智能新品;运用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构建消费驱动型组织模式,推进个性化和柔性化定制。

数字技术“提品质”。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利用物流和库存管理技术,优化供应链网络,提升供应链一体化管控水平;数字技术质量控制,应用数字方法和技术,推广应用机器视觉等技术和智能检测装备,建立质量控制模型,实现生产过程的在线检测和反馈;工艺优化智能制造。引导企业聚焦关键生产运维环节,打造研发设计、生产管控、设备运维、远程服务、数字孪生等数字化场景,推动企业加快智能化升级。

数字技术“创品牌”。品牌策略建模仿真。对消费者行为和偏好进行大数据采集分析,发现消费者需求,更好地定位产品和市场营销策略,建立品牌模型和仿真模型;数据驱动品牌营销,推动企业运用数字营销网络和数据挖掘分析手段构建用户画像和需求预测模型;数字价值广告投放,通过数字化广告投放技术,精准投放多媒体广告,提高多平台复合广告效果,从而增加品牌的曝光率和销售额。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新地标

《行动方案》提出,要巩固一批规模优势领域产业。依托麻涌、茶山、道滘食品产业集群核心区,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千亿级核心食品产业名城,引导食品企业加大智造投入;加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提质升级和生态建设,依托虎门、大朗等服装产业集聚区,建设富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都市和时尚文化新地标;依托我市造纸及纸制品产业制造基础和规模优势,以整合下游高附加值产品为重点方向,推动造纸工业向节能、环保、绿色方向发展。

同时,增强一批智能消费领域产业,包括电子消费品、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打造一批文体休闲领域产业,涵盖轻型出行工具、户外运动装备、便携储能装备等;培育一批特色消费领域产业,潮玩玩具、康辅养老、婴童用品、宠物用品等。

同时,《行动方案》提出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要育生态、增绿色,助力增品种。打通生产端和消费端数据链路,着力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协同制造、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推进产品绿色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完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

另一方面,要促改造、强追溯,助力提品质。加快行业数字化改造,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加快推动重点消费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开展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消费营销等环节数字化溯源。。

此外还要树标杆、建平台,助力创品牌。建设东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消费品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