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她们是三尺讲台上的辛勤教师,亦是雷厉风行的管理者;她们是东莞校园的巾帼,亦是东莞教育的铿锵玫瑰;她们刚柔并济,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故事。
今天是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东莞日报社联合东莞市教育局推出“致敬教育她力量”栏目,让我们一起走近东莞教育的“女神”们,感受她们的魅力,欣赏她们的风采,为她们点赞。

今年春季学期伊始,望牛墩镇在全镇9所公民办中小学开展“如何当好班主任”专题课,还设立了全镇性的“班主任节”……一系列举措深化中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精细化。
作为有着31年的班主任经验的望牛墩中学语文教师陈凤玲来说,“如何当好班主任”专题分享,她深有感触。从1988年参加工作,加入教师队伍以来,陈凤玲辛勤耕耘,努力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好老师。2024年东莞市最美女性名单出炉,陈凤玲获评“最美敬业女性”荣誉称号。

曾经教过的学生成了我的同事
今年是陈凤玲老师从教第36个年头了,明年即将退休的她依然兢兢业业,主动担任起初三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让孩子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陈老师说道。
曾经有人这样问陈老师,为什么每年都担任班主任呢?在陈老师看来,教育的本质是一个春风化雨的过程。在平时工作中,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保持教育初心,无论担任班主任与否,老师都要多点陪伴学生,就像在春天这样一个万物生长需要汲取养分的时刻给予学生适时适量的和风细雨,同时辅之以足够耐心,静心等待学生的成长。
▲陈老师在学校阅览室指导学生阅读
“许多学生毕业后,都和我成了很好的朋友。初中三年时间,对于人一辈子而言是非常短暂的,但我很开心我与学生的关系并没有因毕业而结束,而是建立起更长远的师生关系。”
从教多年,陈老师见证了很多学生从望牛墩中学毕业,有的走向更远的地方,有的又回到了家乡,甚至成为自己现在的同事,跟自己一样从事教育工作。在陈老师教过的学生当中,有10多个已成为她的同事,工作中他们是并肩作战、互助互爱的好同事,生活上他们是无话不谈的好知心,“每逢听到他们还亲切地称我为老师时,我真的很开心!因为他们自始至终都记得我是他们的老师。”陈老师开心地说道。
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陈老师,真诚无私地培养和指导新教师,积极承担帮扶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在她的帮助下,多位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成为了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不少年轻教师对于班主任工作会有一定抗拒,觉得这是一份很大的压力。回顾自己多年教育生涯,陈老师想对年轻班主任说,不必抗拒班主任这项工作,班主任可以让我们深入学生当中,拥有多接触学生的机会,拉近学生的距离,这样对个人教学业务能力的提升也有帮助。
同时,作为老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业务能力。面对不同年代的学生,班主任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如现在的学生比较有个性、有主见、有民主意识,所以作为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时候必须因材施教。敢于担当、公平公正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够获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每一个学生都有无穷的潜力和创造力,教师需要做的不是填鸭式地教授知识,而是正确引导,调动出学生的主动性。”在语文教学中,陈老师选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比如,通过小组合作来展开知识竞赛,把课堂变成一场竞赛,从竞赛中让学生收获知识,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能,成为同学中的瞩目对象。又如,将课文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编舞台剧的形式让学生展现出来。当学生表现很好、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班上同学都会向这位同学投向羡慕的眼光,而这种羡慕的眼光会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班级管理中,她始终坚持“以爱育人、以德服人、以情动人、以理晓人”的原则。某次在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时,双方家长情绪都比较激动,沟通起来比较困难,陈老师就通过主动联系双方家长,以及联系班级家委,通过多方力量缓解双方家长之间的矛盾。双方家长感受到陈老师对学生的用心之后,也会体谅班主任工作,最后双方达成和解,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陈老师相信,曾经倾注在学生身上的心与血,终会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养分,滋养着,浸润着他。
【个人档案】
陈凤玲,望牛墩中学语文高级老师,2000年至今,获评年度考核优秀等级16次,镇或学校“优秀班主任”或“优秀教师”50次,市或镇作文竞赛优秀指导教师8次,望牛墩中学青蓝工程“优秀指导老师”3次。获得过东莞市先进老师和望牛墩镇好母亲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