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发布2025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

近日,中共东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东莞市2025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工作方案》,持续推出由市级统筹推动的法治建设实事。十件实事项目涵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环节,着力解决法治建设领域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法治建设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制定建筑垃圾管理条例。通过制定《东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进一步解决我市建筑垃圾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升我市建筑垃圾治理法治化水平。

多元服务推动享老无忧。聚焦智能客服、智能推送、智能审核及智能监管四大领域,在全市推广上线“退休一件事”项目,逐步实现养老服务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将“无感”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比例提升至70%以上,让每位老人都能“乐享晚年,无忧无虑”。

市属企业专项合规建设。围绕合同、投资、招标投标、交易、安全生产、反商业贿赂、商业秘密等7个重点领域,制定并印发市属国有企业合规管理系列指南文件,提升市属企业的法治水平和合规建设能力。

“无事不扰,码上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创新推出“码上监督”等新型涉企执法监督模式,逐步构建科学、高效的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执法检查体系,保障企业有序生产经营。

加强盗窃犯罪专项治理。采取加强盗窃线索摸排核查、健全完善盗窃梯级处罚机制、严堵回收销赃重点渠道、加强重点人群监管帮扶等举措,推动构建完善“党委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综合治理体系,促进提升社会治理和维稳安全保障水平。

企业破产制度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涵盖破产申请、受理、审理、清算、重整等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制度,填补现有法律和制度空白,提高企业破产办理的便利程度。

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深化“四专两合力”的运用,构建全方位、广覆盖的反诈宣防体系,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逐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

外贸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辅导。通过开展外贸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专题讲座、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开展惠企政策宣讲会等,帮助企业妥善应对贸易救济调查、降低境外投资经营风险,提升企业在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及应对能力。

构建侨界身边多元法律服务圈。以优化公证服务为切口,签订涉侨公证法律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建设涉侨法律服务平台,开展侨界法治宣传,为我市海外侨胞、本地归侨侨眷提供多元法律服务。

开展涉外仲裁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围绕全面提升涉外商事仲裁服务能力的目标,优化涉外仲裁机制、强化人才支撑、深化区域协作、强化涉外仲裁宣传,扩大东莞仲裁品牌影响力,为东莞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化、国际化仲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