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罗永浩直播怒怼“七宗罪”,西贝一天少卖100万

罗永浩强调:此次直播并非针对西贝或贾国龙,而是希望通过事件推动行业规范,并提到其他涉嫌使用预制菜的餐饮企业。贾国龙自称在舆论战方面存在“短板”,承认“骂不过”罗永浩,因此公司将放弃“对骂”的选项,转而坚定地诉诸法律。

编辑丨逍遥

综编自:新浪财经、中国企业家杂志、

大象新闻、北京日报等

· · ·

罗永浩与西贝的口水战升级了。

9月12日晚间,罗永浩在抖音、B站、微博等平台,专门开直播详细谈及此事。抖音上,罗永浩开播一分钟在线人数就破了10万。

直播中,他表示自己并不反对预制菜,只是想借此事件,让预制菜市场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并多次点名西贝的产品。

看起来,双方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1.

/ 罗永浩直播刷屏,

7大“要点”直指西贝 /

9月12日下午罗永浩发文称:“今天晚上8:30,我会在三个平台(微博,抖音,B站,账号名都叫罗永浩的十字路口)上同时直播谈谈这件事。我的诉求并不是打这个西贝,或是贾老板,我对他们没什么兴趣。但我很希望借着这次的事件,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所以今天晚上也会提到一些其他餐饮企业。”

IMG_256

果然,12日晚罗永浩开启直播。抖音上,罗永浩开播一分钟在线人数就破了10万。

直播间内,罗永浩身后的背景墙上写着“不反对预制菜,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字样。直播中,罗永浩多次表示,个人并不反对预制菜,“问题是预制菜进了餐馆假装现做的,这样是不行的,我觉得消费者是有这个知情权。”他还说,预制菜不透明让中国消费者有点受不了了,卷入这个公共事件,支持他的人超过90%。

IMG_257

由于直播时间很长,有人专门总结了罗永浩直播的要点:

1.儿童餐原料“年龄比孩子还大”?2024年的肉还在卖。

罗永浩提到,他看到过一段探访西贝后厨冷冻区的视频:“西贝总说‘欢迎看厨房’,结果一进去全是预制菜。更离谱的是,冷冻柜里的羊排,生产日期标着2024年9月19日——现在都2025年了,这肉的‘年龄’可能比吃它的孩子还大。”

他还翻出网友晒的图片:西贝儿童餐里的牛肉酱、鸡肉、猪排烩酸菜,保质期全是9个月;就连宣传里“新鲜”的海鲈鱼,包装上也写着保质期18个月,配料表列着酵母提取物、复配水分保持剂等一堆添加剂。“冰鲜鱼大家能接受,但加了这么多料、冻了快两年的鱼,还好意思说‘新鲜’?”

IMG_258

2. 5个人吃 15 个菜没吃饱,2 个菜太腥直接扔了。

除了预制菜,菜量和味道也成了槽点。罗永浩回忆当天的用餐经历:“我们5个人点了15个菜,结果有2个因为太腥根本没法吃,剩下的13个吃完了还没饱——不是我们能吃,是西贝的菜量实在太小了。”

他直言,要是现做菜做成这样,“除非厨师有特异功能”;但如果是预制菜,“解冻后味道差、口感柴,反而说得通”。

3.“我直播间也卖预制菜,但我从不骗”。

面对西贝支持者“你也卖预制菜”的质疑,罗永浩直接认了:“这是事实,我直播间确实卖预制菜,但我从一开始就告诉消费者‘这是预制菜’,没藏着掖着。预制菜本身是合法的,就像罐头一样,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挂羊头卖狗肉’。”

4.西贝是“预制菜里卖得最贵的”,21元一个馒头太离谱。

价格也是争议焦点之一。罗永浩算了笔账:“现在很多餐厅都用预制菜,但人家卖得便宜,比如麦当劳、肯德基,一份快餐几十块;乡村基、真功夫人均也才三四十。可西贝呢?人均一两百,甚至两三百,一个古法馒头就卖 21 元——用预制菜就算了,还卖这么贵,大家骂它不是没道理。”

IMG_259

5.夸老乡鸡是“行业表率”:人家明着标“预制 / 现做”。

吐槽完西贝,罗永浩还提到了另一家餐饮企业——老乡鸡。“老乡鸡就做得很好,每道菜旁边都标清楚‘是预制菜还是现做’,消费者能自己选。我还没吃过,但以后肯定会去试试——这才是尊重消费者的样子。”

6.教大家避坑:商场有烤肉店,就说明能开明火。

针对有些餐馆“商场不让用明火,只能用预制菜”的借口,罗永浩给了个实用建议:“大家下次去餐馆,可以先看商场里有没有烤肉店、火锅店——如果有,就说明商场能开明火,餐馆说‘不让用明火’就是撒谎,就是想省成本用预制菜。”

7. 90%网友支持我,“突然没人骂我,还挺不适应”。

直播里,罗永浩还罕见“凡尔赛”了一把:“我平时是个褒贬不一的人,网上一半人支持我,一半人骂我,我都习惯了。结果这次事件,支持我的人超过 90%,几乎没人骂我——我还挺不适应的,甚至想跟网友说‘你们骂骂我吧’。”

“总结”时,罗永浩依旧强调:此次直播并非针对西贝或贾国龙,而是希望通过事件推动行业规范,并提到其他涉嫌使用预制菜的餐饮企业。希望有法律和预制菜方面的专家,为他提供一些建议。大家一起呼吁建立预制菜国标,要求餐饮企业明确标注菜品加工方式(如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2.

/ 西贝营业额下降,

起诉和召开“全员大会”,

老板连续两天睡不着 /

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则在9月12日的采访中表示:

“我现在陷入自证清白循环,已连续两个晚上没怎么睡,西贝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外部危机。”

在罗永浩的连番攻势下,西贝的营业额减少,客流断崖式下降。贾国龙透露:

“昨天(11日)和前天(10日)所有门店加起来,日营业额分别掉了100万元,今天(12日)我估计会掉200万元到300万元。”

除了生意受影响,随之而来的是网上的众多质疑声。对此,贾国龙说,他很在意,“但很无奈,一点办法都没有。”

贾国龙自称在舆论战方面存在“短板”,承认“骂不过”罗永浩,因此公司将放弃“对骂”的选项,转而坚定地诉诸法律。

9月11日晚,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采访时,就“是否会起诉罗永浩”一问作出明确且强硬的表态。“一定会,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贾国龙连用三个“一定”来强调他的决心。他表示:

“他对我们的伤害是很大的,一定会起诉。”

此外,9月12日,西贝紧急召开了全员大会,会议主题定为“1.8 万名伙伴跟罗永浩之战”,要求员工“统一口径,应对舆论”。

IMG_260

3.

/ “口水战”各说各话,

相关法律却没有统一标准 /

此番关于预制菜的纷争,起源于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一条微博。罗永浩称,好久没吃西贝,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贵。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9月11日,贾国龙对此进行公开回应,否认西贝用预制菜,并公布罗永浩在店内的用餐小票。“罗永浩来到西贝中粮祥云小镇店用餐,一共点了13道菜,其中有2道点了两次,总共15道菜。这里面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贾国龙称,国家对预制菜的标准有严格定义,按国家规定,西贝门店没有一道菜品是预制菜。

罗永浩则公开表示:

“嫩烤的大黄鱼只有小小的一片也是特腥,现场没有看到莜面的现搓表演,面汤都是隔夜的味道,牛肉土豆条感觉也是隔夜的炖菜。”

11日晚间,贾国龙表示要走法律程序,“一定会起诉他。”罗永浩则回应称“准备好了”,并悬赏10万元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双方“口水战”不断升级。才有了罗永浩直播事件。

IMG_261

9月12日,有记者来到北京西贝西红门荟聚店,店长指引记者填写登记资料后,便引导记者进入后厨入口区域,穿上白大褂、戴上头套和口罩,随后在厨师长带领下参观凉菜和热菜制作间。

在热菜制作间,几名厨师正站在灶台前炒菜,他们身后是一排冰箱,储存着各类分切改刀后的冷冻生肉,以及洗净切配好的土豆条、掰好的菜花等蔬菜。“都是从中央厨房统一配送过来的。”厨师长解释道,“到店的都是生的食材,我们会在现场烹制做熟。”

目前从争议焦点来看,双方核心矛盾集中于预制菜的概念界定。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普遍认知,与国家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根据新规,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也就是说,例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汉堡、比萨等不属于预制菜的范畴。

官方对于预制菜范围的划定,显然比以往行业内广义上包含即配、即烹、即热、即食的庞大预制菜概念缩窄很多。不仅如此,新规还明确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而自建中央厨房已逐渐成为连锁餐饮品牌的标配,许多个体餐饮品牌也依赖共享中央厨房进行配餐。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以“现炒”为卖点的餐馆不断涌现并快速扩张,也反映出食客对烟火气的共同追求。此番风波将预制菜推向舆论焦点,也折射出消费者对预制菜标准界定和消费透明的迫切需求。

八妹昨晚也看了罗永浩的直播,评论区网友也希望:

1、餐饮企业如果使用预制菜,一定要明确告知消费者,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建议国家尽快出台预制菜相关国标,逐步打消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疑虑。

9月13日凌晨3点21分,罗永浩依然在发微博质疑:如果不使用防腐剂,有机西蓝花的保质期能到24个月?还能做成适合给儿童食用的菜肴?……

看起来,单就“罗永浩与西贝”争论这件事,短期应该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