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席卷全球资产的大洗牌,已经开始了。
左手科技,右手黄金,全球顶级投资机构,都在大举押注这两大资产,无数普通人跟风而动,掀起一轮轮的风暴。
天量资金涌动。这是一场财富的盛宴,还是韭菜行情的重演?

黄金,已经涨疯了。
截至10月15号,COMEX黄金突破4200美元/盎司大关,冲高的势头依然不减。今年内,金价的累计涨幅已达54%。

当前我们正处于第三次黄金牛市中(图源:金融时报)
十年前,上海大妈们组团抢购黄金遭到全网群嘲;
十年后,年轻人光速完成了“质疑-理解-成为大妈”的转变,纷纷加入抢金行列。
20年来罕见的一幕,也出现了。华尔街宏观策略师塔维•科斯塔发布数据,黄金在除美联储外央行的储备占比已经超过了美债,这是1996年以来首次。

黄线:黄金在央行储备中的占比;蓝线:美债在央行储备中的占比(图片来源:Tavi Costa)
这轮黄金牛市最大的推手,是各国央行。
科斯塔认为,这一变化可能是“近代史上最重大的全球再平衡的开始”。这反映了各国央行在战略性调整储备资产结构:从美元债券,转向黄金等实物资产。
我们也在为此做准备。最新数据显示,9月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了165亿美元,黄金储备增长294亿美元,环比涨11.6%。黄金在官方总储备中占比目前已升至7.68%,为过去十年来最高水平。
避险意图,路人皆知。

比起黄金,科技股的表现同样疯狂。
以大A为例,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涨幅相当惊人:
中芯国际,涨幅58.93%;
海光信息,涨幅78.78%;
寒武纪,涨幅120.28%,市值一度超过茅台;
华虹公司,涨幅109.63%;
……
至于美股,“科技牛”已经持续了三年,目前还没见顶。标普500指数自2022年10月以来累计上涨83%,其中“科技七巨头”的增幅远高于均值。英伟达市值从2022年的3640亿,暴增到目前的4.7万亿,涨幅超过10倍。
最炙手可热的,是AI。
摩根士丹利前投资人鲁奇尔・夏尔马最近撰文认为,AI投资已经占据美国GDP增长的40%,主要AI企业对美国股市增长的贡献占比达到了80%。
换言之,整个美国的金融体系已经被绑上AI的战车。
近期大A的动向,同样早已明牌——拼命押注科技,突破“卡脖子”赛道。2025年上半年,国内科技公司募资同比上升12%,实现4年来首次正增长。
经济基本面并不明朗的情况下,为何科技领域投资异常火热?
大家押注的,是政策方向。雷军最近宣布,将投入500亿资金用于芯片研发。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汽车,再到芯片,雷军对于风向的把握,向来很敏锐。
在9月证监会的发布会上,高层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表态:
资本市场含“科”量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
可预见的时间里,科技赛道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然而,黄金和科技股一同上涨,本身是极为反常的。
这是因为,黄金作为一种传统的避险资产,与科技股这种“风险资产”存在明显的相悖逻辑。
比如90年代互联网泡沫的时候,科技公司股价一路飙升,黄金价格却在五年里下跌了25%。背后的逻辑链条是很清晰的:
互联网经济繁荣过热 - 市场追求高风险高回报 - 资金从黄金等避险资产流出,涌入科技股
现在的情况,却让许多顶尖机构都看不懂了。
一方面,大放水、大撒钱的周期已经来了。最大的“闸门”——美联储,9月份已经下调了25个基点,而市场预测,本月内美联储再度降息的概率高达94.1%,还有很大下调空间。

东大这边,高盛预测四季度会降息10个基点,降准50个基点。
2025年9月,A股上市公司共计实施定增15起,同比上升200%;实际募资总额约1447.14亿元,同比上升10359%。
南下资金方面,截至9月5日,通过“港股通”南下的资金量已经突破10100亿港元,刷新历史纪录,远超去年全年。
一边过热,一边避险;
一边大举押注,一边未雨绸缪。
两种截然相反的策略,同时出现在市场中。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

智谷趋势创始人严九元认为,当下资金流向的异动,可能意味着包括东大和西大在内的全球各国,都在“赌”。
赌什么?
赌新一轮科技革命先在自己这里爆发。
这一次的放水,和以前很不一样。以前是,水流到哪里,哪里就会有财富效应。比较典型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四万亿真金白银砸下去,在房地产基建等领域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现在,放水的模式和方向都变了。
扩表不再仅仅是为了拉动GDP,更重要的目的是为科技闯关提供“弹药”。
目前,美国的政府债务规模已经逼近38万亿美元。顶着快要崩盘的债务红线,川普却一反竞选时缩减开支的承诺,继续大幅扩表。《大而美》法案继续抬高赤字率,甚至不惜辞退不听话的美联储理事,动摇美联储一百多年来的独立性来提前放水降息。
这些放出去的水,主要就是流向了芯片和国防两个领域。
“大而美”法案规定,在美国本土新建工厂的芯片制造商,其享有的税收抵免比例将从25%提升至35%;
未来五年内,五角大楼将投入约1500亿美元预算,用于舰艇建造、弹药生产和导弹防御系统等大型项目;
五角大楼收购美最大稀土生产商芒廷山口,联邦政府和英特尔达成“股权换补贴”协议,也都与此有关。
这种政府直接下场入股私企的行为,历史上极为罕见。可见为了打赢这场博弈,老美宁可债台高筑,“违背祖训”,也要把科技火力堆到极限。
我们这边,方向也非常明确——民生领域挤“泡沫”,科技领域堆“泡沫”。
医疗、教育的投资增速,1-8月都是负的。最扎心的房地产,最弱势的餐饮业,现在都什么样,不用多说。
《财经》杂志的社评很直白:
以“科技牛”引领新周期,这是一场国运之争,需要更多的投资者为之买单。
可见,这次放水并非重复以往的经济周期,而是一次深刻的动能转换。要把过去我们投入到房地产基建的资源,转移到科技等大国博弈领域。

做好准备,我们可能会迎来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时代。
东西方两个大国,同时砸下海量资源押注科技领域。放水必然会带来财富效应,但未来也不一定就是坦途。
全力放水推科技,结局可能有两种:
第一种:科技革命成功了,AI产业链就是未来世界的印钞机,世界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周期;
第二种:泡沫破裂,资产暴跌,黄金这一类对冲泡沫的资产会彰显价值。
所以,全球的顶尖机构其实都在两头押注。
前不久,全球规模最大的大学基金——哈佛管理公司(HMC)被披露大规模增持微软和英伟达这两家AI龙头企业,二季度增持比例分别为48%和30%;但与此同时,HMC还首次大规模建仓黄金和比特币相关资产。
左手科技,右手黄金。
这种“左科右金”的投资策略,普通人也可以参考,有助于跨越周期、对冲风险。
旧的财富信仰正在加速崩塌,世界正在大踏步进入丛林时代,而每一个人都要为变局做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