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一线见闻⑩|云百智航先导基地落成,为东莞“8+8+4”产业体系注入低空新动能

11月18日,云百智航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先导基地(以下简称“云百智航先导基地”)在东莞石排正式揭牌。该基地创新性地构建了“生产制造基地+共享飞行基地”双核心布局,依托企业多年来在低空领域的技术沉淀、产品积累、丰富落地案例以及广泛的行业资源,已成功引入多家低空产业链企业,全面覆盖行业核心环节,实现了“一座基地诠释低空经济的产业集聚价值”。

广东云百智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超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的‘样板间’,以开放共享理念集聚更多上下游企业,推动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为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赋能+双基地布局,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生态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近年来,东莞前瞻性谋划构建“8+8+4”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八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并积极培育四大未来产业。

作为东莞重点布局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低空经济正迎来加速发展的黄金期。刘超表示:“2024年7月,东莞印发《东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宣布低空经济司挂牌成立,从国家到地方的政策信号持续释放积极导向。特别是今年9月,东莞出台《东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十四条具体举措,有效扫清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坚定了行业信心。”

云百智航先导基地的落地,正是东莞加速发展低空经济、加快构建“8+8+4”现代产业体系的生动缩影。记者在现场看到,先导基地由生产制造基地与共享飞行基地两部分构成:

其中,生产制造基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拥有1个低空产业生态链展厅,引进2条整机产线——直升机无人值守系统、复合翼无人值守系统,打造3条核心零配件和关键设备产线——光电吊舱、4/5G通讯模块、反制设备,成立1所低空AI研究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全面覆盖研发、设计、生产、组装、测试、运维检修等关键环节,并同步配套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起低空经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共享飞行基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配备飞行学院(涵盖飞手考证培训、应用类培训)、飞手公园(飞手俱乐部)及检修测试服务中心。“这一基地的建设,能有效汇聚空域应用领域专业企业、行业协会及爱好者群体,为构建区域性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奠定坚实基础。”刘超补充道。

补链强链延伸,助推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作为云百智航业务落地的核心载体,先导基地接下来将重点吸引并导入优质合作伙伴与上下游企业,通过孵化产业链关键环节与创新产品,逐步形成涵盖整机与关键零部件的集聚制造能力,构建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

“如今东莞低空经济已驶入‘快车道’,我们对其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希望通过这座先导基地,实实在在帮助石排乃至整个东莞的低空产业补齐链条、做强根基、延伸价值,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刘超介绍,目前企业已形成覆盖低空经济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智能装备方面,YB-P5N全自动直升机无人值守系统实现数据采集无人化运作,YB-C15清洗无人机在规避高空作业风险的同时,达成清洗工作降本增效;解决方案方面,一网统飞AI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城市数字治理、智慧交通等十大垂直场景。

当前,东莞已聚集超500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覆盖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全市已在物流运输、城市治理、旅游观光等领域培育28个典型应用场景,还计划在安全保障、消防救援、低空维修等12个领域拓展37个具体场景,逐步形成多领域覆盖的低空经济服务体系。

随着云百智航等“链主”企业不断涌现并持续成长,以及多样化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东莞低空经济正蓄势腾飞,并将为“8+8+4”现代产业体系的加速成型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