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产教融合新篇章,3000万元精密设备进驻东莞机电工程学校

企业携3000万先进设备与10年以上工作经验技术人员入校,与学校签订合作,着力培养精密模具设计制造人才。3月10日在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学校携手东莞市端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企业项目训练中心“端品模具研发及工程中心”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此次合作,端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将引进10台线割机台、6台光学磨床等与机电工程学校展开合作,届时通过对学生开展手把手、一对一培养,快速掌握工厂实际设计及操作技能,实现学员零距离就业,工资有望达每月最少超8000元。

成立项目班

培养精密模具设计制造人才

当前,东莞着力打造“品质教育”,由此推出“1+12”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其中便包括《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行动计划》(2021-2025 年)。

根据规划,东莞将深化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系统化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企业竞争力,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至2025年,努力建设成为全省首批产教融合型城市,建成5所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8个高水平专业群、培育10个职教集团、建设50个高水平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培育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曹永浩

由此,推动“产教融合”也被列为东莞市教育局今年十项重点工作。新学期开始,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积极创新,谋划产教融合新篇章,携手东莞市端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拟以企业项目训练中心为平台,由学校提供近1000平方米的实训场地及300万元计算机设备,企业将提供近3000万元的精密线割加工设备和精密光学磨床加工设备,共同建设“模具研发中心”与“模具制造工程中心”,联合培养精密模具设计和制造人才。

“作为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学校将努力为东莞这座世界制造业名城,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高技能型人才’,为加快打造东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尽一份力。”签约仪式上,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曹永浩直言,此次校企深度合作,是学校为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建设高水平中职学校所做出的最新行动。

东莞市端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邹禄华则表示,将会尽力把这次校企合作做实、做强、做大,实现学员、学校、企业三方共赢,为东莞市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零距离就业

月工资最少达8000元以上

围绕着校企合作的展开,除了分别设置“模具研发”与“模具制造工程”两个中心外,双方还将从成立模具大师工作室、学生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探索,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培养。

其中,学校将聘请东莞市端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喻述金总经理为模具大师,牵头成立项目模具大师工作室,负责对本次校企合作项目的学生培养工作。

结合学生培养,机电工程学校将组建模具设计项目班,机电学校模具、数控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完成3个学期学习后,通过学校推荐、家长同意、企业选拔的方式,选出35人左右的学生组建模具设计项目班,在“模具研发中心”,由企业师傅带着学生通过对真实的设计订单进行学习。

同时,在后期将组建模具制造项目班。在二年级学生中,通过学校推荐、家长同意、企业选拔的方式,选出学生组建模具制造项目班,在工程中心跟着师傅学习精密线割加工设备和精密光学磨床设备操作,生产精密的模具产品。

两个项目班,将按照企业项目训练中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到学生毕业时,可以基本上胜任模具设计或模具制造岗位,快速掌握工厂的实际设计及操作技能,实现零距离就业,月工资最少可达8000元以上。#p#分页标题#e#

据悉,一直以来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致力于校企合作培养优秀人才,学校不仅牵头成立了东莞市模具(国际)职业教育集团,在全国首创“车间进校”“企业课堂”“岗位学制”“企业联合培养基地”“企业项目训练中心”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还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的技能人才。

2016年学校对新加坡“教学工厂”本土化,首创了企业项目训练中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企业项目训练中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成果2017年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名),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