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城市要想留住人才,就要让人才住有所居、住有宜居。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企石镇以实干担当惠民生、谋福祉,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率先在镇街一级首推人才安居房,以持续推进人才安居为突破口,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

孩子转学无缝对接 人才安居更安心
今年40岁的戴光寿是湖北恩施人,他和妻子育有2个孩子,其中儿子已经10岁,女儿才1岁多。他曾经在全国各地拼搏多年,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于2020年来到企石镇工程建设中心工作,今年,他申请了一套120多平米的人才公寓。然而孩子的转学问题却令他忐忑不安,他希望儿子的转学入读也能够实现无缝对接。

企石镇住建部门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建议戴光寿以人才公寓为居住地,为孩子申请就近入读,迁入户籍后可以按学区入读。最后,戴光寿既将全家人的户籍迁入了企石,也成功以人才公寓的租户身份顺利申请让孩子入读了当地小学。
戴光寿说:“感觉政府真的给我们这些员工创造了很大的便利,内心非常感谢。”

第二批即将安排选房入住
据了解,企石镇人才公寓于2021年3月底竣工,总建筑面积达15700㎡,共推出174套精装房,成为全镇乃至全市“筑巢引凤”的一个生动样本。
2018年,企石镇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配建了人才公寓项目,该项目位于湖滨南路润石柏宁花园内34号楼,总投资5550万元,分A、B两种户型。A户型共58套,每套121.23 平方米;B户型共116套,每套64.71平方米。
目前,人才公寓第一批成功签约的38人已陆续入住,第二批租赁申请于8月份接受报名申请,早前已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现正汇总审核结果。

住满5年后 满足条件可申请配售
配售人才公寓需租住满5年且在企石镇全职工作满5年,并具有本市户籍,未享受省、市、镇同类型购房、租房优惠政策,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我市无自有产权住房,并同时具备其他一些条件,可向企石镇人才公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申请配售人才公寓住房,按不高于届时市场价60%的价格购买并登记产权。但配售的人才住房自产权登记之日起5年内原则上不可转让交易,确需转让的,由政府按规定价格回购。符合转让交易条件的产权型人才住房,政府具有优先购买权。
企石医院的消化内科医生苏添鹏今年租住了一套人才公寓,他希望五年后能够将目前所住的公寓购买下来。苏添鹏说:“这样可以减轻经济上的负担,感谢政府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真正为群众办了实事。”

聘请第三方管理 打造人才服务新机制
人才入住后,能够享受哪些服务呢?据悉,企石镇政府与银行、企业深化合作,推行“专业租赁住房机构管理+专业金融机构赋能”模式,为人才住房提供委托运营管理、营销策划等综合运营服务以及智能化门锁设备管理、人才配套等综合金融与非金融服务。
人才公寓管理员陈剑辉介绍,租户入住时需要自行购买电视、沙发等家居设施,如果租户经济上比较紧张,可申请资金帮助,金融机构将提供低于市面的优惠利率贷款。
企石镇住建局则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为人才提供更加贴心和优质的服务。相关工作人员如果了解到租户有困难,也会第一时间想办法提供帮助,让人才居住得更加安心,更乐意留在企石发展。
接下来,企石镇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人才服务,优化人才结构,激发人才活力,加大对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扶持力度,切实帮助企业引才留才,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人才公寓“热度”“温度”都不可少
人才公寓看上去是件“小事”,但对人才来说却非常关键。企石镇的人才公寓交通便利,在为人才及家庭服务方面考虑得也非常周到,重视人才子女入学、健身锻炼、休闲娱乐等多元化需求。如果说产业项目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平台,那么人才公寓就是集聚人才的有效载体。全国不少经济发达的地方,都在加快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力度,将其作为吸引集聚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

人才公寓不能仅仅是“人才宿舍”。“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难以激发人才的创造性和归属感,用“城市温度”激发、激活人才对业余生活的“热度”,才能真正让人才爱上这座城市。不妨考虑集中配置“畅聊沙龙”“开放会客厅”“自由书吧”等生活设施,将人才公寓各项配套设施形成连片“风景”,让各级各类人才来了不想走,能更加心无旁骛地在东莞干事创业。
(记者 苏婵 陈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