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东江大道东行,至企石镇黄大仙公园处,有一条数公里长的休闲步道,堤岸草青树绿、花团锦簇,仿如彩带般铺在东江南岸边,这里是东江(企石段)碧道一期。
作为企石镇重要民生工程之一,东江(企石段)碧道全长13.8公里,一期工程于2019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二期工程于今年3月动工,目前工程进度超过90%,计划在11月底完工。届时,全线贯通的东江(企石段)碧道,将为市民带来又一个娱乐休闲“后花园”。
“企石有江、河、湖、山,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这是底色,也是优势。”企石镇委书记袁丽群表示,接下来企石将更加注重城市品质和内涵的提升,着力做好“绿水青山沃土城美”文章,力争到2025年再造一个“新企石”,努力建成“山水相宜、产城融合”的大湾区“智造重镇、文旅名镇、生态美镇”。
做好“江河山湖”生态文章
微风拂过、树影摇曳、波光粼粼,成群的白鹭在湖中嬉戏,或觅食、或休憩,俨然一幅美丽画卷……这样的情景,在东莞企石镇东清湖湿地公园,已成为常态。
投资近2亿元的东清湖湿地公园项目,是东莞市和企石镇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将通过湿地生态文化宣教展示和生态体验,建设成为集湿地保育、湿地功能展示、湿地文化宣传、湿地科研监测以及湿地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市级湿地公园。
无独有偶,今年国庆前夕,总投资4500余万元、设计面积84万余平方米、包含多个休闲配套设施的虾公山森林公园正式开园迎客,这是企石镇深入贯彻落实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力举措,也是该镇践行“为民办实事”、增进民生福祉、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抓手。
袁丽群曾直言,企石有江、湖、山、河,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这是企石的底色,也是企石后发赶超的优势所在。
为此,近年来企石镇始终坚持把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作为推动全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建设“美丽企石”为牵引,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以“一江(东江)、一河(东引运河)、一湖(东清湖)、两带(东江金海岸体育长廊景观带、东引运河景观带)”为依托,深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设,全力展现东部小镇的生态之美。
今年5月,《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其中提出要坚持公园城市理念,规划布局一批文化公园、智慧公园、人才公园、创新公园,加快建设市儿童公园、虾公山森林公园、红花油茶森林公园、银瓶湖湿地公园、东清湖湿地公园。而在“规划纲要”提及的5个公园中,虾公山森林公园、东清湖湿地公园就在企石。
“围绕‘品质更优、环境更好、城市更美’这一主线,集中精力把每个项目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围绕虾公山森林公园的建设,企石镇委副书记、镇长袁检文表示,全镇各级各部门要保持定力,形成合力,争分夺秒抢时间,全力以赴赶进度,高起点谋划推动一批新的城市品质提升项目,抓好一批立竿见影、群众有明显获得感的民生工程。
同时,继续高效能推动东清湖湿地公园、东江(企石段)碧道二期等项目早竣工、见成效,全方位擦亮“美丽企石”的亮丽名片,助力企石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增强竞争力、把握主动权。
“巨型稻”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进入11月,秋高气爽,丰收时节。距离东江边不足5公里的南坑田园公园内,近200亩的连片稻田里,金黄色的稻穗随风飘曳,掀起阵阵稻浪。其中一片约10亩大小的稻田,可以比肩成人高度的稻谷,在连片稻田上显得特别抢眼。
“这是今年我们首次尝试引进的一个新品种‘巨型稻’,稻禾植株可以达到1.7米左右。”水稻种植户姚炳龙表示,相比普通水稻,“巨型稻”的植株更高、稻穗更长、稻粒更多,产量也更大。据其介绍,“巨型稻”每棵稻穗的数量基本在500粒以上,谷粒也更大,亩产预计可达到1700—1800斤。而且该稻谷的植株高度普遍在1.6米、最高近1.8米,真的可以“禾下乘凉”。
“巨型稻”因其不同于普通水稻的高度,已逐渐成为许多游客前来体验“禾下乘凉梦”的“打卡”之地。而其旁边,180余亩的普通品种稻田里,一幅特色文昌阁造型和“生态企石”字样的稻田画活灵活现,成为南坑村一道别致的乡村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与此同时,新南村投入约1700万元建成的村公园,成了集休闲观光、文化体育于一体的中心公园,不仅为群众日常休闲、亲子娱乐提供公共空间,更直接提升村容村貌整体环境;有着500多年历史的铁岗村,充分利用风水池塘与充满古色古香的瓦房,建成集休闲观光、文化体育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备受村民喜爱;上洞村则通过大力实施夜光景观美化工程,不仅解决村民晚上“摸黑”行路问题,更大力提升村居的颜值与亮度;深巷、霞朗等村也聚焦道路升级、公园改造等民生设施,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和村民幸福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珠三角地区原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江边村以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为切入,围绕村内的传统村落格局、特色人文元素、山水生态资源等进行开发,重点规划建设古村宗祠文化中心、村庄旅游发展环、村庄入口印象区、文化游览区、古村休闲区、自然生态健步区等“一心一环四大片区”。目前一期工程四大功能区基本建成,初步形成有民俗特色和自然观光的古村旅游区。
企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认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共同推动、加快进度、精准整治,全面提升城乡及周边美化绿化水平,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用实际行动满足群众对“美丽乡村”的新期待。同时,打造更多亮丽风景,继续丰富延伸农村产业链,充分挖掘乡村观光、旅游、产业等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东部工业园附近越来越好看了,绿化多了路也平整宽敞了”“街道换种了好多好看的树,有些还开了花”“河水清了,路面干净了,环境越来越好了”……说起企石镇近来的变化,村民总会不约而同都说起这几个话题。
从大力改造东部工业园周边交通基础设施,到推动城市更新、建设夜景观等城市景观项目;从东引运河、黄大仙公园的环境整治提升,到全面整合丢荒地打造多块连片稻田;从建设江边特色精品示范村,到南坑、铁岗等美丽村居的接续发力……今年以来,企石大力推动乡村城市更新,精雕细琢美丽田园,不断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引入创新产业带动发展,辖内城市环境、乡村品质得到长效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有力提升。
“企石接下来将主动承接松山湖东部工业园统筹开发的辐射和外溢效应,在产业配套、环境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加强协调对接。”对于目前东莞唯一由松山湖统筹发展的东部工业园,企石镇有着清晰的对接共融认识。袁丽群就曾直言,松山湖东部工业园的建设将对企石镇乃至东莞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辐射拉动作用。未来企石将着力把松山湖的科技、人才、产业和企石的生态、人文、历史等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促进融合发展,打造共赢局面。
为此,企石在今年8月召开的“党代会”上,提出要“突出产业提档提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突出空间拓展优化、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突出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和谐善治新格局”,同时专门提出“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绘就美丽企石新画卷”和“突出为民办事宗旨,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东清湖湿地公园、东江(企石段)碧道、南坑美丽田园等项目的建设,正是对这些规划的生动注脚。
与此同时,企石镇相关负责人强调,未来企石要更加注重城市品质和内涵的提升,全面做好“绿水青山沃土城美”大文章,打造“干净、整洁、靓丽、有序”城市环境;要大力实施绿化工程、美化工程、净化工程、亮化工程,打造一批人性化、品质化的微公园、微景观,让企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市更美丽,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即景。
优环境、强民生的背后,是企石镇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机遇,不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大变化”的积极行动。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住进来,一家人在一起真好。”不久前,作为首批搬进东莞企石镇人才公寓——公园九里34号楼的住户,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徐丹一脸感慨。“很多朋友来企石游玩后都认为企石变得越来越好看了,大家都看好企石未来的发展。”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