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下午,院士专家湾区校园行——“我心向党科学报国”院士面对面活动在松山湖举行。多位院士、嘉宾结合个人成长和科研经历,走进东莞7所学校,与学生们以座谈交流、科普报告、励志报告等形式,讲述自己研究领域的科学知识、为人治学的心得体会,为广大东莞师生带来精彩的科普盛宴,勉励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报效祖国。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教授走进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为该校500多名师生带来一场“立志做大事勤奋创未来”的讲座,以励志报告、科普报告的形式向在座师生讲述了自己从小立志、科学报国的成长历程以及研究领域的科学知识。

参观校园:
再年轻70年我也想在这读书
刘焕彬院士比原定时间提早20分钟抵达松山湖实验中学。他对这所以创造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大湾区“新秀”学校充满好奇。
在该校校长万飞的陪同下,刘院士一行参观了学校科技展区、文艺展区、丹青阁、聚艺坊、小天才工作室、创客空间、航天模型室等学习空间。了解了学校校本课程,看了同学们的原创作品后,刘院士对松山湖实验中学注重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设学生创作平台的教育实践表示赞赏。
分享会上,刘院士首先谈及参观校园的感受。他幽默地说:“再年轻70年,我也想在这里读书。”刘院士充分肯定了松山湖实验中学通过课程变革、空间再造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办学实践。

▲刘院士从小立志、科学报国的成长历程以及研究领域的科学知识
校园分享:
立志做大事勤奋创未来
刘院士以“立志做大事勤奋创未来”作报告。他回顾自己从小立下大志,并通过勤奋和精深钻研,一步步创造人生价值的历程。在他看来,自己的成才经历可凝练为八个字——“贵在立志成于勤奋”。他勉励同学们,实现人生价值要有“鹰的理想和牛的精神”。看着对面的初中学生,刘院士语重心长地说,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期,也是学习方法、兴趣特长等方面提升的阶段,“同学们要不负盛世时光,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轻薄一张纸,蕴藏大能量。最后,刘院士从“特殊纸”在战斗机、坦克、潜水艇等国之重器的应用导入,向师生讲述了芳纶纸基复合材料的研发价值及重要贡献,拓展了师生的视野,有效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温馨互动:对话院士
认真听完刘院士的分享后,同学们的思维火花被点亮,一个个看似异想天开的问题被抛了出来。
“纸在国之重器的应用让我们大开眼界。纸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强度呢?它是怎么做出来?”
“特殊材料的纸这么大能量,将来能否应用在楼房建筑上避免火灾呢?”
……
对于同学们的疑惑,刘院士耐心地一一解答,并勉励同学们珍惜松山湖实验中学优质学习环境,树立远大理想,学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去创造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价值。

▲刘院士写下“自主、自信、勤奋、向善”八个字赠与学校
活动结束之际,刘焕彬院士亲笔题词“自主、自信、勤奋、向善”赠予学校,勉励师生追求“鹰的理想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