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脚步越来越近,对于即将返校的孩子们,这些症状可能会找上门:情绪低落、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和被窝难舍难分,和电脑藕断丝连,和电视依依不舍,和手机形影不离……如何让孩子调整好状态,开学时能顺利回归学习生活?
一是调整作息时间。在假期中,很多孩子的作息不太规律,如果不提前调节,开学之初通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等状态,影响孩子的学习适应。开学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照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逐步增加每天学习的时间,减少看电视、玩手机等,告别散漫,让生活恢复规律,这样有助于孩子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生活。
二是帮助孩子收心。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前制定的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总结经验和教训,分享收获和遗憾。这种“复盘”的方式能够帮助孩子及时查缺补漏,养成反思学习的习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也能够了解到假期生活即将结束,需要转换生活状态,回归到校园生活阶段。但家长需要明确,孩子的状态转换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切勿操之过急,否则会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心理负担。
三是制定学习计划。临近开学,家长要及时检查孩子的寒假作业是否完成,已完成的可以温习一下上学期的知识,也可以预习下学期的学习内容。同时,家长引导孩子根据当前真实水平,对自己提出合理期望,确定新学期的进步目标,例如新学期要提高哪几门功课的成绩,要掌握的新技能是什么,等等。制定学习计划,树立确实可行的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消除盲目感,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新学期的学习状态。
四是多与孩子沟通。建构孩子的正向情绪并不是教孩子盲目的乐观,或者否认、避免负面情绪。充足的安全感、温暖热情的家庭气氛、无条件的爱但有条件的奖励都能为孩子架设一张“情绪安全网”。孩子哭的时候,父母可以把手放在他的手上,让他觉得有人理解他;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画画、涂鸦,实际上孩子画出来的很多是他想表达的;也可以引导孩子通过唱歌跳舞,把压抑的情绪抒发出来;可以让孩子讲一讲开心的事情,多听孩子讲,多了解他的状态。家长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孩子向消极负面的心态“说再见”,开足马力迎接开学。
五是多与老师沟通。假期虽然短暂,但同学之间再次相聚可能会有一些变化,鼓励孩子提前联系同学和老师,互相分享假期见闻和“新鲜事”,相互关心,表达想念和对新学期的期待。这样,不仅能增进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家长要多与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状态,家校联手,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