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她风采②|东莞市启智学校曹胜蓝:牵着蜗牛去散步,匠心守初心

一幅色彩斑斓而又奇特的画、一件不那么精美却饱含心思的小手工作品,又或者是一张写着几行稚嫩话语的小卡片……每逢节日,曹胜蓝总会看到同行在朋友圈晒出学生们送的小礼物。虽然,她的学生连说出一句完整的“节日快乐”都很困难,但她同样满足。

曹胜蓝的工作有些特殊,她是东莞市启智学校的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在这里,曹胜蓝面对的是听障、智障儿童少年等特殊学生。哪怕曹胜蓝付出十倍的努力,反映在孩子们身上的成果常常不尽如人意。但她依旧用爱心、耐心、细心,坚韧不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努力发展孩子们的潜能,帮助孩子们增长知识、获得生活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可以生活自理甚至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学生的每一个小小进步,对曹胜蓝而言,都是莫大的欣慰。对学生而言,曹胜蓝亦师亦友,更是家人。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只能挪那么一点点。”曹胜蓝很喜欢这首《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散文诗。曹胜蓝说,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只是走得慢一点而已。只要有一颗愚公移山的心,孩子们就会和你一起欣赏到沿路别样的风景。

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爱之所至金石为开

俗话说,“为母则刚”。你有想过为师则刚吗?

自1996年踏入特教行业至今,曹胜蓝已度过了26个年头。即使刚入行时,特教老师柔弱得像一只小猫,“几番历练后都是九阳神功的练就者。”曹胜蓝说,特教老师都遇到过几位响当当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人物”,而特教老师更是身怀绝技者,防跑、防偷、防咬、防尖叫、防自伤。

小永(化名)就是这一系列头号名单上的一员“大将”。小永身材干瘦,但是做事常常不计后果,“一言不合就打人,同学、老师甚至是校长都被他打过。”曹胜蓝说,身背种种“英勇事迹”的小永在学校里是“网红人物”。

小永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初三毕业都由曹胜蓝担任班主任,9年的时光里曹胜蓝一直在牵着“蜗牛”去散步,一直在等待改变的发生。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下午,同学们在操场上惬意地嬉戏着。小永又发飙了,其他同学都赶紧四处躲避。曹胜蓝严厉制止了他,小永停止了攻击动作站在原地听她教诲。由于太投入了,曹胜蓝完全没有觉察一个智障班的孩子突然在她的后背重重地拍了一掌,痛得她立马弯腰蹲在了地上,“我永远也忘不了接下来的这一刻:只见小永一个箭步冲上来,双手一把环抱住那个孩子,直到他完全平静下来……”曹胜蓝说,那一刻的她泪如雨下,这是小永第一次使用了拳头以外的解决办法。

▲小永毕业后带上蛋糕回校看望曹胜蓝

“如果没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守望,你不会等到金石为开的一刻;如果没有十年如一日的看似懦弱实则温柔而坚定的如影随形,你不会感受到这种坚毅是如此美丽。”曹胜蓝说,惟有深爱,才能战胜无边岁月里十年如一日的所有单调、重复与枯燥,去发现特殊孩子身上的美,也许是一抹纯真的笑容,也许是对你的信任与依赖,又也许是你和他的世界终究以一种玄妙的契机达成的和解。

实地家访走遍镇街,不断进步提升自我

无论是听障班还是智障班,曹胜蓝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过硬的专业素养。长期担任一线班主任的曹胜蓝,尤善于家校合作沟通、问题行为的处理以及班级成长管理。

记得那是曹胜蓝时隔6年后,再次担任全校唯一一个听障班的班主任。早在开学前的暑假,曹胜蓝就对13个孩子全部进行了实地家访,足迹遍布东莞各个镇街:樟木头、凤岗、中堂、塘厦、大岭山、石龙、石排等,只为掌握学生的第一手材料。学期中,曹胜蓝因意外受伤入院,医生给她批了4周的病假,最终她提前终止休假返回到工作岗位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实在难以按捺。

不到一个月,曹胜蓝班上的学生小明在宿舍午休起床不小心摔伤,她又不顾病体未愈抱着小明飞奔医院。孩子看到医生心生恐惧各种不配合,曹胜蓝全程紧抱小明忙前忙后,不断用手语安抚他。最终,护士对着曹胜蓝说;“这位妈妈注意抱紧孩子,准备抽血了。”不是亲生母亲,却胜似母亲。

短短一个学期,班上孩子们在班级布置评比、教案评比、文艺表演比赛和运动会竞赛中连续夺得四个一等奖,学期末更是被评为校先进班。

▲曹胜蓝正在上课

正是这种已深入到她的血液中转化成内驱力的热爱,赋予她几十年如一日的高度责任心并且历久弥新,陪伴她度过生命中最重要也最美的26载特殊教育时光。这些年来,她的课件、课例、论文屡获省、市比赛奖项;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专业能力过硬,2018年被聘为东莞市带教导师,同年获东莞市班主任能力大赛三等奖;课余担任东莞电视台手语主播、承担重度脑瘫学生送教上门工作均有三个年头,其中案例获市一等奖和省三等奖……

至今,曹胜蓝每年保持至少参加一项课例、案例、论文或课题等各类专业比赛,争做一棵特教常青树。

“也许这些进步缓慢而微小,但我愿意保持谦逊与好学,成为更好的自己。”曹胜蓝说。

寻找生活与工作的平衡,用平凡诠释教育之美

工作中,她充满干劲和激情,而生活里她更是懂得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生活中的她喜欢种种花,亲近大自然;在闲暇的时光里看看书,让心灵回归宁静;也喜欢外出走走,看看美丽的大千世界;更喜欢亲手为家人做一盘美味的点心。

工作之外,曹胜蓝选择发挥余热,是一名正式注册的志愿者成员。多年来,她坚持利用节假日参与志愿者手语培训等公益性活动,更是连续两年获东莞市优秀志愿者称号。

除此以外,曹胜蓝还是校羽毛球队成员之一,长期刻苦训练参加比赛;校读书会的成员,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读书沙龙,风雨无阻。朝着江苏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校长说的“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的方向努力践行,至死方休。

如今,曹胜蓝的孩子们也羽翼渐丰,陆续展翅高飞去到更为广阔的天地。而常回家看看,也成就了爱的延续,定格多少美好的回忆。“小永毕业后,经常回来看我,还会带上他亲手做的蛋糕!”曹胜蓝说,自己甘愿做一杯味道恬淡的白开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给孩子们最长情的陪伴,也是她对特教事业的告白。

在曹胜蓝心中,“不敢说白开水的平凡就能铸就伟大,但是白开水的平凡最能诠释教育之美。”

【对话】

东莞日报:是什么原因和力量、信念,让您在特殊教育工作上坚持了这么多年?

曹胜蓝:应该是匠人之心吧!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我认为也很酷。我其实比较慢热。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并不能很好地理解“热爱”这个词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沉淀下来,扪心自问,我喜欢和我的学生,待在一起,我自己的专业在时间的长河中得以运用而不是荒废,特殊教育的大环境也因为了我们一份子的参与有了长足的发展。由衷地开心,骄傲。如果你有了内驱力,就足够抵御外在的一切纷扰,包括时间。

东莞日报:有没有遇到过面临崩溃边缘的时候?是否有想过放弃呢?

曹胜蓝:坦诚地说,身为一名特教人,经常面对令人崩溃的局面是常态。但每每都坚持下来了。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会有希望。

东莞日报:从单身步入围城,再到为人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您对人生的思考发生了哪些变化?

曹胜蓝: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推进,我对人生的思考会更加立体:女性,只要她对生活和国家饱含热忱之心、遵从自己的内心过好每一天,不管是处于单身、为人妻、为人母,又或者选择成为一名职业女性、家庭主妇、单身女性、单亲妈妈,哪一种状态都是美丽的!

东莞日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麻烦,您会更愿意向谁倾诉呢?

曹胜蓝:工作中的麻烦,我更愿意向有资历的前辈求教,也会尝试上下级沟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困境;生活中的烦恼多会向知己倾诉,再不然会通过自己的爱好来排解。书本是让心灵停靠得最宁静的港湾。

【人物档案】

姓名:曹胜蓝

学校:东莞启智学校

从教时间:1996年至今

获得荣誉:东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东莞市优秀志愿者、校最美教师、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教师

文字:李春燕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