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七届麒麟文化节暨麒麟舞大赛获奖结果已于近日公布,其中,清溪选送的麒麟队斩获2金1银的好成绩。
据了解,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间艺术繁荣,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全省麒麟文化繁荣和麒麟艺术发展,2022年11月,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莞市文化馆与清溪镇人民政府启动广东省第七届麒麟文化节暨麒麟舞大赛。本届麒麟舞大赛以录制视频报送评比的形式进行,设置了传统组和创新组奖项,吸引了来自东莞、广州、深圳、惠州、汕头、汕尾、肇庆、中山等全省各地市的麒麟队伍参加。
近日,广东省第七届麒麟舞大赛结果正式“出炉”,共评选出传统组金奖2个,银奖3个,铜奖3个,优秀奖9个;创新组金奖3个,银奖3个,铜奖3个,优秀奖5个,以及优秀组织奖8个。
其中,东莞市清溪黄家班麒麟队《麟动清溪向未来》、深圳市新桥麒麟醒狮武术馆《新桥麒麟舞》摘下传统组金奖;汕头市莲下云二锦鱼大锣鼓《麒麟献瑞庆升平》、中山市三角镇三角小学《舞与麟比》、东莞清溪麒麟队《麟舞新时代》喜夺创新组金奖。此外,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麒麟队的《麒麟少年竞风流》获得创新组银奖。
有客家人的地方,必有麒麟舞。清溪客家人大多由中州一带南迁而来,麒麟这一中原文化符号被辗转流徙的客家人,在聚居地传承发扬得活灵活现,成为人们膜拜的吉祥图腾。舞麒麟也成为清溪的传统文化活动,是客家地方文化最精彩、最有气氛的一种民间艺术。
近年来,为保护好这一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清溪镇加大了对麒麟舞艺术的发掘和保护力度,充分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通过麒麟舞汇演、外出参赛等活动,不断推动这项民间艺术的发展。清溪镇被定为“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2012年,清溪麒麟舞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黄鹤林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黄谨行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清溪麒麟队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群体。
获奖队伍介绍:

传统组金奖——东莞清溪黄家班麒麟队 《麟动清溪向未来》
东莞清溪黄家班麒麟队保留客家传统麒麟套路,舞出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动作包括睡醒梳洗、出洞、绕头、甩足、舔足、寻青、探青、踢青、藏青、食青、吐青、游花园、咬牙等环节。

创新组金奖——东莞清溪麒麟队 《麟舞新时代》
清溪麒麟队丰满灵活不仅能在平地上翻滚,麒麟舞有分有合,起伏翻腾,错落有致。在武术套路上,交揉了洪拳和南拳的风格。在服饰方面,麒麟舞者的服饰配合麒麟袍的颜色、图案,达到人与麒麟二合为一的境界;在音乐伴奏方面,增强了阵容和乐器配置,伴奏的旋律与鼓点风格既保留传统又有新突破,让人耳目一新。

创新组银奖——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麒麟队 《麒麟少年竞风流》
2017年,中德技工学校对“非遗进校园活动”体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予以大力支持,拨出专项资金,建麒麟武术馆,购买训练道具,对活动策划、训练安排、道具管理、演出安排进行全方位管理,还聘请清溪镇麒麟舞第五代传承人黄静和代智龙为专职教练,组建100人麒麟舞兴趣班,利用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进行训练。
从2017年发展至今,学校现有麒麟舞兴趣班学员共200余人,累计培养学员500余人。在平时训练中,制定了详细的训练方案,做好麒麟头、麒麟尾、武术等人员的挑选。在训练过程中,前期使用胶凳子代替麒麟头训练,一前一后两位学生协力合作完成表演动作,经过2个月的训练后再使用麒麟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