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全面,分析问题精准具体,围绕实施‘十大行动’部署今年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结合了东莞的实际情况,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一份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既提气鼓劲、又凝心聚力的纲领性报告,对清溪镇加快高质量发展有具体重大的指导意义。”清溪镇委书记叶锦锐表示,当前,从中央到省、市都释放了大抓经济、大抓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我们将围绕“融合先锋、智美清溪”的目标定位,着力“六个抓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三个三”打造高质量综合发展“清溪样本”。

“六个抓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从中央到省、市都释放了大抓经济、大抓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清溪将围绕“融合先锋、智美清溪”的目标定位,着力“六个抓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三个三”打造高质量综合发展“清溪样本”。
“六个抓大”是指:一抓大环境。大力提升城市品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新台阶,加强执行力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二抓大项目。力争今年引进超30亿元特大项目1宗、超亿元项目5宗以上,推动19宗市重大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建成投产。三抓大企业。力争今年全镇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到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00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900家。四抓大平台。推动青湖湾、力合双清、北大智汇谷、米德兰“工改M0”等四大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拓展、不断提升能级,更好融入和主动参与湾区产业发展布局。五抓大集群。大力推进光电通讯和婴幼童玩具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深度参与湾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着力打造500亿级光电通讯、300亿级婴幼童玩具和200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六抓大空间。全力推动银山片区600亩、青湖片区500亩连片改造,今年加快推动13宗900亩“工改工”项目建设。
“三个三”是指:建设产业、生态、文化“三个大镇”,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个支撑”,优化营商、安全、政治“三个环境”。

关键词:拓空间
全力推动13宗900亩“工改工”项目
东莞市委、市政府将今年定为“招商年”,实行全员招商。对于如何统筹推动“拓空间”,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叶锦锐认为,在“拓空间”方面,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强化空间建设与产业集聚相结合,以破釜沉舟、动真碰硬的决心和魄力,加快以空间拓展换升级发展。一是强化连片统筹。优化土地整备模式,大力腾挪连片产业空间,重点在青湖富士工业城、银山工业区等区域谋划至少1个500亩以上连片“工改工”片区,在三中村谋划建设市镇联合招商产业基地。推动6个城市更新项目下半年动工建设,发力推进三中村3164亩连片改造和三星片区935亩改造两个“头雁计划”项目。
二是推进原地增容。在符合产业导向、投资规模和规划条件等前提下,支持并加快落实镇村工业园及企业调容诉求,全力推动13宗900亩“工改工”项目,加快推进重河银河市场、宾利商标厂等“三旧”改造,大力支持大利、长山头、三星等村通过村自建、村企合作、镇村合作等形式将旧厂房园区改造建设高新科技工业园。
三是建设优质空间。坚持“留改拆”有机结合,推进至少200亩低成本高品质产业空间建设,按照“总成本+微利”的原则开发销售型产业用房和租赁型产业用房,为高成长性的龙头企业、优质企业打造“拎包入住”载体,不断满足优质企业对加快提升发展的空间需求。

关键词:招大商
引进超30亿元特大项目1宗
在“大招商”方面,充分把握深圳资源外溢、莞深产业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积极“融深融湖”“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展“招商突破年”行动。一是强化协同招商。着眼“谁来招”“怎么招”,提级扩容镇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推行产业主管部门制造业招商、行业主管部门全域招商等机制。计划2月14日高规格召开全镇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赴香港、台湾、深圳、苏州等国内重点地区进行产业招商推介,镇主要领导年内带队走访总部企业不少于6次。同时,通过举办企业家“以商引商”活动日、企业供应商大会和开发者大会等形式进行“二次招商”,通过优化细化清溪控股与东实集团合作方案加快招引城市与产业综合投资运营等平台项目,通过落实村(社区)招商引资税收奖励办法、配套研究实施招商引资引荐人奖励等措施鼓励广大干部、社会人士、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等推荐优质项目来清溪投资兴业。
二是全力招大引强。着眼“招什么”,编制完善产业地图和招商地图,瞄准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器械、智能移动终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新赛道大招商、招大商,力争比利时喜悦资本项目、市路桥公司广东湾区装配科技清溪项目、极兔速递等大项目早日落地,年内引进企业总部项目和超30亿元特大项目至少各1宗、超亿元项目至少5宗,内资1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协议投资至少完成33.66亿元。
三是积极拓展外商。落实“五外联动”工作部署,在保税物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行业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和扶持力度,引进协议投资5亿元以上外资项目至少1宗。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业务流程、知识流程等服务外包业态,积极引进和培育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组织镇内企业参与“跨国企业东莞行活动”,鼓励企业应用跨境电商开拓全球市场。